北京海淀:探索“五化” 创新驱动

《中国市场监管报》(2022年11月29日 A3版)

  北京市海淀区以其浓厚的文化氛围、密集的高素质人才、发达的现代科技产业而闻名全国,现有网络交易经营者4万余户,其中178户网络交易经营者电子商务年销售额均在2亿元以上。截至2021年,海淀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约4750亿元,占全区GDP的比重达50%。
  2022年,海淀区开展全国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示范区创建工作,秉承中关村先行先试、大力推动自主创新的历史传承,着力营造鼓励探索、包容创新、科技赋能、公平公正、政策保障的网络市场环境,坚持发展与规范并重,形成场景化、规范化、精准化、智慧化、体系化的“五化”特色,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释放生生不息的动能。
发挥优势促发展 创建场景化示范强区
  近年来,海淀区在新基建、新消费带动下,电子信息企业发展迅速,其中22家企业收入超百亿元。平台经济总体呈现营业收入高增长、研发投入高增长、税收高增长等特点。
  海淀区以“促进网络经济高质量发展”为重要任务,助推直播电商规范发展、持续壮大。鼓励新东方在线转型发展,为其“知识+带货”的直播电商模式提供合规指导,“东方甄选”直播电商品牌深入人心;引导抖音打造“山货上头条”项目,帮助打造地方农产品品牌;助力快手发展“新市井电商”,建立“原生”经营体系;助力实施“快手幸福乡村战略”,探索“短视频+直播”助力乡村振兴的新模式,开展幸福乡村带头人、乡村振兴官、福苗计划等项目,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2021年,超过5.58亿个农产品订单经由快手电商从农村发往全国各地,农产品销售额和订单量与上一年相比,分别增长76.3%和88.4%。
协同联动强监管 完善规范化工作机制
  海淀区坚持“一体化监管”原则,通过探索网络监测执法新机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健全行业自律等工作方式,建立包容审慎、科技赋能、透明高效、社会共治的新型网络市场监管模式。
  海淀区试点对“互联网平台”场景开展联动“云抽查”,形成统一检查单;部门联动按照信用评级对直播、短视频平台等高风险运营主体开展“双随机”线上检查;推行远程监管、移动监管、预警防控等非现场监管方式;印发《对外查询出证管理办法(试行)》,协助外省办理了一批有影响力的网络违法案件。此外,为互联网企业制作专属“法律法规服务包”,“一企一策”开展培训指导;建立跨区域、跨部门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探索引入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参与行业信用监管。
  海淀区市场监管局、区文旅局联合督促指导马蜂窝、美团、去哪儿网共同制定《互联网旅游服务行业自律公约》,引导行业共治;指导微播视界、快手、京东在京共同发布《网络直播和短视频营销平台自律公约》,变“他律”为“自律”。
多措并举优服务 打造便利化营商环境
  海淀区聚焦国家首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和“两区”“三平台”建设,整合服务资源,践行“创新合伙人”理念,构建“无处不在、无事不扰、无微不至、管服一体”的服务企业新模式。
  针对直播电商平台主播注册难问题,海淀区率先探索区级创业平台“集群注册”,推行“证照联办”,推进“一照多址”向“一照一码”转变,发出全国首张加载“市场主体身份码”(简称“企业码”)的营业执照;率先推出企业档案“容e查—掌上查”,搭建标准化数据库,利用区块链技术打通数据壁垒,实现企业设立登记全程“零材料、免填报”。
  围绕“新场景、新趋势、新能级、新势力、新体验”,与区内重点平台企业联动,开展2022海淀线上消费节,推动消费向品质化、品牌化和数字化方向提档升级;发布《海淀区知识产权白皮书》,探索构建“互联网+”质量基础设施的“一站式”服务平台。
  创建北京市首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区域试点,108家企业建立“企业科研与标准同步”工作机制;指导美团开展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建设,创新“互联网+”旅游服务模式,通过互联网平台规范线下服务行为,不断促进网络市场服务质量提升。
赋能转型重创新 激发智慧化发展动能
  作为北京市科技创新出发地之一,海淀区充分利用区域优势、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着力打造绿色、智能、高效、共享的互联网服务产业集群,努力打造智慧化示范区。
  海淀区发布了《中关村科学城数字经济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落地中关村实验室,建设完成实验室核心区、超大规模人工智能模型训练平台,孵化了“悟道”“长安链”等一批自主创新重大成果。探索“场景示范+技术创新+数据要素开放”多轮创新驱动模式,超前部署空间计算操作系统,探索政务数据向企业共享开放,加快推动前沿产业布局。
  目前,海淀区有人工智能企业近千家,约占全国的1/5;全区已建成5G基站上万个,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企业186家,占北京市总数的48.3%;聚集约200家集成电路企业,占全市一半以上。
  海淀区全力搭建阳光餐饮、阳光药店、阳光市场、阳光超市“四位一体”的“阳光监管矩阵”,加强品控机制建设,指导平台企业强化对平台内经营者资质审查,建立特定品类商品信息收集机制,保证平台内发布的商品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确保供应链可追溯;利用人脸识别、人证比对等技术,在全市率先实现应用电子营业执照的档案自助查询系统,构建“线上一次不用跑,线下最多跑一次”的政务服务体系。
“五位一体”齐发力 夯实体系化基础工作
  海淀区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重视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强化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为推进网络经济发展形成有力支撑。
  海淀区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区长挂帅,高位统筹;建立海淀区网络市场监管联席会议制度,设立中共北京市海淀区互联网行业委员会,成立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协会联合党委、中关村科学城独角兽企业党建联盟,健全互联网平台行业党委运行机制,催生了党建引领、政府推动、企业主体、行业支持、科研支撑“五位一体”协同共建体系,推动创建工作各项任务有序落实。
  此外,海淀区还加强社会共治,建设包括政府部门、高校院所、领军企业、行业协会等单位在内的专家智库,强化对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规律研究,指导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创新实践。

□本报记者 刘 永 通讯员 朱京延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