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园区叙事(组诗)
高新区速写
远远看去,那一幅锦绣山水
铺陈的千年时光
正被一张后工业时代的图纸
勾勒出蝶变的修辞
山冈在陡峭中平坦
流水起伏成铜镜
那些反复折叠的方案,一旦打开
每一双巨手,都可以绘就
一群灿烂的风物
每一幢广厦,都是神性的散花楼
把智慧的种子,撒在一片肥沃的园区
东区撒一些航天技术
西区种一些自由的电子
让一抹锋利的光,照亮向南的土地
几度风雨,一些新鲜的经济
就会快乐地生长
这一片园区,在程序员的想象里
那些蓝天下的贵族
不断地提升人间的高度
热火朝天哟,那些赤裸的手臂
别出心裁,将千秋大业画地为城
让宜居宜业,撮山成湖
在那些产业功能区
我看见,雏鹰过往的地方
天使翩然而来
在瞪羚奔跑的空间,可以想象
那些独角兽,如何以游戏的方式
井然有序地壮大
孵化器、加速器、创意无限的空间
在一个城市的内心,各自繁华
多少领军企业,引领产业建圈强链
把集成电路、新型显示
以及人工智能的链条,越拉越长
多少头部企业,着力构建产业生态圈
聚集数字经济、生物医药和金融科技
把一个又一个希望之圈
画得又大又圆
多少龙头企业,聚焦强链补链
围绕航空经济、消费电子和节能环保
全景式地绘制产业图谱
在那些职住平衡的小区里
每一个单元的细节
都点缀着日常生活的美学
我站在十九楼的阳台
让朝阳与地平线,形成自然的互动
或者尽可能细致入微
阳光洒上小区的门窗、桌子和女人的脸
屋顶上晾晒的白布床单,泛起温情
清新如风的早晨,在孵化园
在软件园,在每一个创新空间
一群年轻的手指
在敏捷的键盘上,弹奏蓝色的复调
而另一些激越的欢声
在古老的大地上,种植大片阳光
那些跳动的青春,绵延于绚丽的窗口
有鲜红与翠绿,更有绽放与凋零
柔软而坚韧的叙事
仿佛正在成熟的布朗李
每一声鸟语,都是灰扑扑的果子
由酸变甜的佐证
在这里,每天的阳光都有新意
既能准确把握季节的变局
不失时机地让那些公园的花朵
尽情地绽放
又能妥帖地拿捏气候的分寸
让那些掌握数字和钥匙的梦中人
在潮音之上,步履轻盈
悄然隐匿于万家灯火的寂静与安宁
在这里,只要你穷其视野
登上双子塔,就可以清晰地领略
高处辽阔的梦想,与低处生活的逻辑
就像那些穿过楼宇的鸟儿
让天空的蓝,更具有柔软的技术性
如果你有旷古的情怀
闲走于街巷,就能发现公园城市
精美绝伦的细节
就能在岁月斑驳的版图上
看见一条蜿蜒在平原上的锦江
静静流淌着颂词
湖畔版的天府
湖光水色。一排秋日之树
疏朗而谦恭,足以用来定义
兴隆湖亲切的晌午
最是天府好时光。我用一顶小红帽
兑换一杯阳光研磨的咖啡
湖畔之美,触手可及
清晰而敞亮的湖面,沿地平线起伏
陡然落下的鸟鸣,被湖水
反复濯洗。几条打捞白云的小舟
相对安静些。山水之学
我才刚刚入门。无视园区的动静
绝对是一种官僚主义
从那些水天相接的镜子
几乎可以看透秋天,所有的秘密
无非是山冈、静水和一群
并不熟悉的表情。一切都是随性的
模糊的山风,不知从哪里来
湖边的小径,也不知往哪里去
连天涯社区,不知何时
也住进了一个又一个,异乡的口音
那些穿着帐篷的人
席地而坐,应对各种自然的纷争
他们似乎都保有
一种旁若无人的独立性
我在湖畔闲走
体验另一种完整而坦荡的生活
偶然望一眼,对岸的村庄
行将消逝的篱笆、作物和农具
可以作为一种参照物
用以修复我,童年的记忆
几只沉默的风筝,仿佛林中的麻雀
从孩子的手上,飞向蓝天
让我对新区的辽阔
有了高屋建瓴的认识
在铁路港
清晨的汽笛,在鸣叫
像三声古铜色的铙钹,在风中闪烁
天空汇集风景
阳光铺陈列车。那些蔚蓝的云朵
堆积于大地,一夜之间
就生长千万只鲜亮的集装箱
这里是成都
这里是成都国际铁路港
一列火车,是一匹阿哈尔捷金马
从这里出发,穿山过水
骄傲地驰向远方
哐哧哐哧……那些金属撞击的声响
仿佛一曲万物伴奏的乐章
在丝绸之路上回响
一列火车,打开辽阔的视野
让一百多个城市
连接在一起,让罗兹、卢加、磨丁
金边和伊洛瓦底,扑面而来
让天下奇货畅行
让大千好物走进每一个国家馆
一列火车,将上海、宁波
青岛和广州连接在一起,港港相连
多少供应的链条,无限延伸
在这里,班列与通道相拥
零担与整车互济
每一种物流的选择
都会以集装或拆装的方式呈现
快运与快递,每一次出发
都是一次盛情的邀约
都是一种速度与效率的象征
集结与分拨,每一次归来
都带着远方的问候
都有一种通江达海的隐喻
在这里,一区多园
引来戴尔、神龙,TCL和沃尔沃
多少信息和装备
在铁公空水上流淌
多少粮食、蔬菜和水果
在筒仓和堆场,被生活美学想象
在这里,一港多站
冷链仓储,城乡配送,混装混载
无论大件小件,每一件商品
都贴有智慧的标签
我在想,要多大的口气
才能将五百万个标箱,日吞月吐
在喧闹的秋日里,我仍在回忆
那些老厂房上的鸟声
与悠扬的长笛,交相辉映
多么动听的旋律
在千山万水之间,如此苍茫
嘹亮而灿烂
□李永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