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大平台 承担大项目 凝聚大团队 取得大成果 作出大贡献
——江苏省特检院守牢安全底线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纪实
阅读提示
2022年,江苏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在保障安全、服务发展、复工复产等“大战大考”中交出一份硬核答卷,充分展示了特检人勇挑大梁、忠诚担当、尽职尽责的过硬作风。与2020年相比,这三年该院保障安全更加坚实,牢牢守住了特种设备安全底线;服务发展更加有力,在护航重点工程重大项目中展现担当实干;队伍建设更加有序,实现干部人才队伍量与质的突破;科技创新更加突出,在推动全院高质量发展上显现强大动力;管理质效更加凸显,聚力协同发展优势日趋显现;党建业务更加融合,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夯实了政治基础。
刚刚过去的2022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江苏省特检院在江苏省市场监管局党组坚强领导下,围绕“双稳双提”工作主线,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实现安全生产“三年大灶”专项整治行动和“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圆满收官,取得显著成绩。
“荣誉墙”越来越夺目。该院荣获“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状”,无锡、宿迁分院获“一星级全国青年文明号”,镇江、泰州分院获“江苏省文明单位”称号,无锡分院付志平同志获“江苏省文明职工”“江苏青年五四奖章”提名奖并在检修一线光荣入党。
“指标题”越答越完美。全年特种设备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60%、66.7%,完成全省4.66万千米城镇燃气管道和6850.67千米热力管道100%隐患排查、100%检验、100%隐患整改,筑牢全省安全发展“防护堤”。
高质量发展成色越来越亮丽。科研创新取得历史性突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牵头获得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项、参与获得一等奖1项。参与的2个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省局首个省级机关劳模工作室“孙小伟省劳模先进创新工作室”在该院成立。
能力建设步伐越来越稳健。信息化建设成果入选数字江苏建设优秀实践成果名单,4名同志入选江苏省第六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在全国特种设备检验检测行业化学检验员、无损检测员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团体赛、个人赛冠军。通过高标准助力“稳企强链、稳基惠民”,高效率服务监管提质、数字化提速,在高质量发展中践行初心使命。
走好党建引领坚实步伐
突出思想政治引领,压紧压实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建立常态化学习机制。注重选树典型,大力倡导向榜样看齐、向榜样学习,树立“讲政治、重品行、循正道、守纪律”鲜明导向,表彰10家先进集体、60名先进个人、40名优秀共产党员、20名优秀党务工作者、10个先进基层党组织。
“严”字当头、“廉”字为荣,严守作风建设高压线。该院切实履行“一岗双责”,确保党建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落实,扎紧制度笼子。开展垂管单位党建机制研究,出台省地方标准《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系统纪检监察基本工作规范》,填补地方标准体系中涉及垂管机构纪检监察工作规范空白。创新完成对20家分院党组织专项督查全覆盖,推动审计巡查问题整改排查,消除行风建设风险隐患,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提升服务发展力度温度
开展“问需于企”活动,院领导带头走访企业400余家,建立常态化沟通和诉求响应处置机制。打出助企纾困“组合拳”,为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累计减免检验检测费用1371.78万元。开展远程鉴定评审,帮助企业及时取得特种设备生产资质。创新专家远程指导“云检验”方式,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成立以院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扬子大修检验工作领导小组,保障大修后一次开车成功,并在检验中为企业减少直接费用约6亿元。为多个企业解决技术难题,节约直接费用3000余万元。保障长江沿线大型储罐群安全使用,为省内首例双子电梯实施安装监检,助力全球最大塔机顺利下线,帮助飞利浦医疗(苏州)有限公司破除产品空运障碍,打通国际空运“堵点”。完成中俄东线江苏境内和滨海LNG配套输气管线共计949.8千米长输管道监检工作,获得国家管网集团好评。
该院参与省局检验检测服务工业机器人产业链专项行动,与4家企业开展技术合作。在全国率先推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上岗资格证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一试两证”。研发推广电梯智能识别系统,举办“走进科技,你我同行”科技周活动和“特检小卫士”公益研学实践活动。加大对口援疆力度,谱写特检人新时代援疆“山海情”。
守稳安全保障基础盘
秉承“人民特检为人民”理念,落实江苏省副省长胡广杰提出的“四零”(零缺陷、零泄漏、零爆燃、零死亡)和百日攻坚“双零”(特种设备安全零事故、人员零伤亡)要求,全年检验检测特种设备159.32万台(套)、气瓶486.7万只、压力管道29441千米,实现报检尽检;出具检验检测报告3005301份;实现业务收入18.65亿元,同比增长7.74%。
牵头完成全省城镇燃气压力管道隐患排查任务,聚焦百日攻坚行动10个方面54条重点整治事项,全力配合监察机构开展特种设备超期未检及电梯、黑气瓶等隐患排查。构建隐患排查长效机制,编制江苏省城镇燃气管道、热力管道安全排查整治统计分析报告,在全国首次为省级辖区内公用管道进行全方位深度画像。参与编制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为监督检查、事故调查、风险管控、人员培训、技能竞赛、应急演练等工作提供多维度技术支撑。守好行政许可技术关,全年鉴定评审企业1537家。推广特种设备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标准,完成全省110家企业试点建设工作,启动城镇燃气管道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试点。
练就技术支撑过硬本领
推进“能力提升年”活动。对照新核准规则,完善检测资源条件,形成“人人讲质量、处处讲细节”的良好工作氛围。提升数字赋能水平,在全国率先部署大型游乐设施智慧服务云平台,全省171家单位1167台在用大型游乐设施平台接入率100%。建成电梯应急处置数据分析平台、特种设备双重预防机制信息化平台和城镇燃气压力管道智能管网平台,初步构建特种设备应急、指挥、咨询、救援体系。推进应急救援平台与智慧特检平台数据交互,打造流程通办、视图统一的“苏智特检”综合服务云平台,为企业用户提供网上报检、在线支付、报告领取等智能服务,实现“服务一张网”“数据一个库”,为数字化提速提供可靠保障。
注重宣传引导,讲好江苏特检故事。央视、学习强国、人民网等新闻媒介,市场监管行业报刊、江苏机关党建平台等主流阵地多次报道展示该院保安全、促发展、护民生的良好形象。走进东南大学、浙江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吸引更多优秀毕业生加入该院。连续3年举办全员集中春训,开展鉴定评审、行政管理、财务内控、网络安全、法制宣传教育等专项培训。
启动创新发展技术引擎
注重标准引领,牵头或参与编制国家标准20项,1项国家级标准化试点项目通过验收,新立项省地方标准8项,发布省地方标准4项,完成标准体系建设项目3项,在建标准创新基地1项。新承担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技术委员会、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危化品常压容器检验工作委员会秘书处工作。
注重科研创新,获立省科技厅产业前瞻科研项目2项、总局科研项目3项、省局科研项目5项。牵头获中国特检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参与项目获二等奖2项;参与获得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项、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自主研发的AGV小车检测技术快速实现成果应用。
注重平台立院,获批省局起重机械安全与节能重点实验室、电梯检测评价技术创新中心。与东南大学成立“碳中和”科技联合研发中心,与扬州技师学院成立焊接专业人才培养平台。加快推进省局创新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省仓储中心建设,获省局推荐申报国家氢能装备产品质检中心。
□祝 富 黄 端
2023年工作展望
2023年,江苏省特检院将迎来建院四十周年。四十年来,江苏省特检院把自己根植于这片热土,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履行了保障安全、促进发展的职责,自身亦取得长足进步。
2023年,江苏省特检院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坚持把讲政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常抓不懈,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围绕省局“营造一个大环境、构建一个大市场、建设两个强省、守牢四个安全”工作主基调,紧扣“保安全、促发展、护民生”工作主线,统筹发展与安全,聚力“推进高效能监管、助力高质量发展”,服务法治监管、信用监管、智慧监管,持续推进“双稳双提双服务”,加快全国一流强院建设步伐,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中充分展现江苏特检人的担当作为。
坚持将保安全作为守牢初心使命的根本职责,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坚持政府实验室公益属性,努力提高公共安全服务能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能力。推进设备风险“人机环管”系统化的安全管理,推动生产、使用单位落实主体、岗位和个人责任,准确把握安全工作的努力方向。在设计文件鉴定、鉴定评审、型式试验、监督检验等工作中发挥“吹哨人”作用,将发现风险隐患作为工作出发点,强化风险隐患闭环管理,逐步由减少事故向降低故障转变,有效防范事故发生。
坚持向前一步,服务大安全体系,全力支撑法治监管、信用监管和智慧监管,助力应急体系建设,全面服务构建大安全体系。将促发展作为服务经济社会的主责主业,聚焦特种设备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助力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开展特种设备质量安全技术与应用研究,推动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合规管理体系建设。
促进质量提升,落实《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参与特种设备研发设计和制造过程的质量控制,开展特种设备关键基础材料、基础零部件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参与我国特种设备首台套评定工作,助力特种设备产品品质提升。开展政策帮扶活动,发挥政策引领作用,服务省内特种设备产业集聚区,推动创建质量品牌提升示范区,构建特种设备质量检测和服务平台。
加快检验能力提升,突出提高支撑监管能力和隐患排查能力,实现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型式试验资质升级增项。推进试验基地、检验中心、工作站点的建设任务,完成汽车罐车等固定检验场所布局和标准化建设。实现不停车在线检测与评估技术、无损检测新技术应用,探索智慧检验在检验工作的应用场景。
实施全面绩效考核,让重实干、求实效成为干事创业的坚实基础。把从严治党作为全院工作的立足点、基准线,勇担时代重任、不负历史荣光,助力高质量监管、服务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