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特殊食品从业者热议行业高质量发展
“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更好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必须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深入转变发展方式”“必须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不久前闭幕的全国两会上,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着眼高质量发展这个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提出“四个必须”的明确要求。
在特殊食品领域,真抓实干、奋发进取,协力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各界共识。3月22日至3月26日,由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主办的第七届中国特殊食品大会在山东济南召开。其间,从事特殊食品生产加工的多位企业代表共同聚焦推进特殊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进行深入探讨。大家纷纷表示,实现高质量发展重在创新,即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伊利集团执行总裁刘春喜表示,“面对消费者品质化、个性化、多元化健康需求,我们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一步一个脚印沿着创新的道路往前走。”据介绍,伊利始终坚持创新战略,布设了一张涵盖全球领先研发机构的创新网络。在婴幼儿配方食品方面,率先建立“母乳成分研究数据库”,取得婴配乳粉配方领域的5项关键国家专利授权。同时,持续关注适用1至12个月人群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开发,致力于将母乳研究数据应用于相关特医食品中。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对此,珍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玉琦认为,应从观念创新、科研创新、标准创新、服务创新四个方面入手,强化科技创新对特殊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支撑。“我们始终坚持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不断提高产品的品质和创新性,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未来仍将秉承这一理念,致力推出更多高品质、高科技含量的产品,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他说。
2022年7月由雀巢生产的“速熠素”获市场监管总局批准,成为全国首款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特医食品是为满足进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碍、代谢紊乱或者特定疾病状态人群对营养素或者膳食的特殊需要,专门加工配制而成的配方食品,分为适用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全营养配方食品、非全营养配方食品、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作为吃第一口“蛋糕”的企业,雀巢在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领域无疑具有发言权。就特医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雀巢健康科学(中国)有限公司创新与法规副总经理柳云峰认为,科技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应着力强化基础研究、加强政策支撑,攻克医疗系统进入渠道不通畅等问题,打通产业“最后一公里”。据介绍,紧盯特医食品广阔前景,雀巢在江苏泰州落成雀巢健康科学中国产品创新中心,该中心作为雀巢健康科学旗下的全球第三个产品创新中心,与美国、瑞士产品创新中心平行运营,共享全球先进核心研发技术,实现优质产品本土化孕育创新。
科学实证引领营养创新是美赞臣中国对科技创新引领发展的认识。3月24日,在第七届中国特殊食品大会暨科学实证高峰论坛上,美赞臣宣布在中国设立全球首个美赞臣营养健康创新研究院。美赞臣中国总裁朱定平表示,将持续发挥国际品牌本土化运营优势,聚焦科学实证强化产品创新,深化食品安全保障和科研创新“双轮驱动”,助力中国婴配乳粉行业高质量发展。据介绍,该研究院将设三大研究平台,即母乳化关键功能成分平台、全生命周期微生态健康创新平台、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创新研究平台。依托三大研究平台,美赞臣中国将汇聚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优势,联合权威专家、学术机构开启本地化科研项目合作。
益生菌被誉为肠道健康的“守护者”,同时有着“生物芯片”之称,是名副其实的高科技结晶。益生菌菌株资源的分离、筛选、评价、收集以及功能研究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工作。在3月22日举办的第二届功能食品与营养健康高峰论坛上,澳优乳业中国区副总裁、锦旗生物董事长刘学聪表示,科学引领、核“芯”制造,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益生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功能菌株的挖掘及制造技术的研究,掌握益生菌“芯片”制造能力则是发展关键。2021年4月,国家卫健委批准由锦旗生物申报的鼠李糖乳杆菌MP108为新食品原料,这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可用于婴幼儿食品中的菌株。新品研发极大提振我国益生菌产业信心,为中国益生菌原料抢占国外菌株市场份额、推动益生菌产业“中国智造”奠定了坚实基础。
会议同期发布“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婴配乳品新型核心配料规模化制备技术创新及示范项目(益生菌产业化生产示范线)》。与会代表一致认为,项目落地将有力推动创制高活性、高稳定性益生菌制备技术进步,突破益生菌在婴幼儿配方食品应用中的“卡脖子”工程,实现产业化生产示范。
蓝图已经绘就,奋斗正当其时。新征程上,我国特殊食品各方将沿着高质量发展的航道,乘风破浪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本报记者 宿志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