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马:用技术促进消费品质提升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重要部署,要求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决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这些都对未来一个时期乡村振兴工作提出了要求。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推动乡村产业发展的目的是要带动农民就业增收。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其中关键是要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民一起干、一起发展。这几年,盒马探索出一种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订单农业新模式——盒马村。该模式运用数字技术打通农业上下游产业链,指导农业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全链条以需定产,与盒马形成稳定的供应关系,各地的特色农产品、好农货通过盒马走进千家万户。
经过4年多的摸索、完善,盒马村模式逐步成型,截至目前,全国一共有153个盒马村,涉及25个省份。通过盒马村的产业带动,农民有活干、有钱赚。因与盒马形成稳定的供应关系,农民按需定产,产品销路和价格有保障,可以把心思都用在农业生产中,以好产品带来好收益。同时,订单农业“以销定产”,使农产品标准化、精细化、品牌化,切实解决了农产品质量不稳定的问题,从而推动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
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在盒马村里,很多先进的现代化设备已经开始上场,小到植保无人机、无人看守田园机器人(负责定时浇灌),大到耗资数百万元、数千万元的流水线,这样最大限度地解放了人力,让农民从简单的体力劳动者转变为专职的技术工人、产业工人。比如家住上海市崇明岛西北角、绿华镇华西村的曹大姐,她之前在上海市里打工,做会计,月薪六七千元。后来她和丈夫承包了160亩翠冠梨园,做数字农业,成立了盒马村。翠冠梨亩产值达1.5万元,超过了她打工的收入。最大的变化是,以前,曹大姐只是躬身种田;现在,她可以用手机来管理田园,用手机操控无人机、水肥一体化灌溉设施。
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事关人民生活、社会稳定的大事。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重在坚持源头管控、标本兼治。在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倪家滩村的盒马村,这里的牛蛙养殖全程不使用抗生素,牛蛙的运动空间是传统养殖牛蛙的3倍,池塘里每日流动的太湖水让牛蛙可食用部分的出肉率高出传统牛蛙5%。位于辽宁省庄河市的海上盒马村,也突破了行业惯例:全面升级海水净化系统,建立全新的生蚝及贝类产品养殖标准,开展多层海水净化,贝类产品能在暂养池作吐沙处理。海上盒马村下一步计划是,养殖出符合国际品质的可生食生蚝。
在科技赋能和消费升级驱动下,我国消费市场逐步向精细化、个性化发展。面对新消费的发展形势,盒马基于消费大数据和消费者需求开展研究,在种植养殖方面,通过科学化、标准化的规范管理,盒马的个性化产品层出不穷并获得大众青睐。例如在水果种植方面,上海市崇明岛的翠冠梨盒马村,为了保持养分(水果成熟后的甜度),平均一个梨子周围有20片到25片叶子,果与果之间的距离保持在20厘米左右,通常果树一簇花下面只结一个果,这样才能保证梨子的平均甜度超过12度;在北京市平谷区大桃盒马村,桃子并不是越大越好,一个桃子的重量处于220至250克之间,这才是消费者最喜欢的,因为一个桃子刚好一次可以吃完。
品质是品牌的生命力,而科技在助推品质提升中大放异彩。企业的成长得益于伟大的时代,盒马将坚守初心,在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事业,致力于改善中国农业格局,让每一份大地的甘甜都能够得到市场的回馈,用科技带给人们“鲜美生活”。
□何 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