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地标培育 助力乡村振兴

《中国市场监管报》(2023年04月27日 A2 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加强地理标志保护运用也是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重要一环。近年来,河南省信阳市市场监管局不断强化地理标志在促进生态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积极作用,着力将地域特色产业品牌化,为助力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立足实际谋划 拓展培育路径
  选准突破口,找准着力点。信阳市地处我国南北分界线,其独特的气候特征和悠久的地域文化孕育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农副特优产品,是典型的农业大市,但农业产业化、品牌化发展基础薄弱。信阳市市场监管局立足实际,把加强地理标志品牌建设作为助力乡村振兴的突破口。我们深入调研,摸清特色农副产品基础情况,将其纳入梯次培育计划,有序推进地理标志培育和运用促进工作。2020年以来,新发展新县葛根粉、光山青虾、商城高山茶、固始鹅、潢川州姜5件地理标志商标,另外10件地理标志商标正在申报中。
  拓展新路径,实现新提升。信阳市市场监管局坚持“扶持+引导”“培育+示范”的工作机制,建立项目库,加强分类实施,大力推行“产地+产业+产品”发展模式,实现地理标志商标、专用标志核准企业数量增加、效益提升,资源优势也有效转化为品牌优势和产业优势。目前,全市地理标志产品共24个、居全省第一位,地理标志商标15件、居全省第二位。2021年以来新增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企业108家,居全省第一位。名优产品已成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和区域竞争新优势。

坚持项目引领 强化产业支撑
  争取试点先行。信阳市市场监管局积极争取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郑州商标审协中心支持,将信阳作为地理标志申报试点市,设立“商标服务工作站”,有力促进了地理标志及早培育、快速申报。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新增地理标志商标7件,增长率87.5%。
  高位推动项目。信阳市市场监管局强化信阳毛尖地理标志引领作用,及时研究出台《信阳毛尖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管理办法》《信阳市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实施方案》等政策性文件,分片区开展专题培训,动员茶企积极申报地理标志专用标志。2020年,信阳毛尖被批准为国家知识产权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项目,2021年被确定为地理标志运用促进重点联系指导名录项目。2022年,信阳毛尖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作为河南省唯一一家示范区获批筹建。目前,已有100家茶企使用该地理标志专用标志,其中包含13家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及5万户茶农,年产值达13.74亿元。

多方协同推进 精准对接服务
  上下联动聚合力。信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地理标志产业发展,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信阳市市场监管局根据信阳毛尖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创建方案,完善标准体系,实施奖补机制,推动市人大常委会将《信阳市信阳毛尖茶保护条例》纳入2023年度立法审议项目。市场监管部门连续多年开展规范茶叶市场秩序“百日行动”“春雷护茶”专项整治行动,并将这项工作上升到全省系统集中统一整治规范行动,有力维护了信阳毛尖良好的品牌声誉和形象。
  精准服务求实效。信阳市市场监管局实施市县两级联动,及时掌握地理标志等品牌资源转化运用情况,帮助22家企业获得知识产权质押融资2.644亿元,并在全省率先签订首单地理标志保险。特别是在疫情期间,积极筹措资金50万元,为100家企业产品进行检测,受到广泛好评。
  全面加强地理标志工作,带动信阳市3.5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提前脱贫,涉及10万余人。信阳市市场监管系统为加快老区振兴、绿色崛起和乡村振兴展现出应有的担当和作为。

□河南省信阳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 张向阳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