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梅”好

《中国市场监管报》(2023年05月25日 A4 版)

  进入五月,杨梅陆续上市,杨梅因“形如水杨子而味似梅”得名,其果实饱满圆润、色泽鲜艳、酸甜多汁,让人胃口大开。杨梅的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备受“食客们”关注,那么今年第一颗杨梅该如何放心吃呢?

杨梅小知识
  杨梅真的农药残留很多吗?目前,关于杨梅中农药残留超标的问题较少,除了与实际病虫害防治过程中使用的农药在相关判定标准中有限量的较少以外,也得益于“八早两不”(早修剪、早清园、早疏花、早诊断、早疏果、早防治、早用有机肥、早栽多用草、不用多效唑、不用除草剂)技术。倡导果农用物理、生物方法防治病虫害,不仅降低了农化品使用量,也提升了杨梅产品品质,在确保增收提效的同时也确保获得安全的果品。
  杨梅真的有大量添加剂吗?杨梅果实为裸果,外层缺乏果皮包裹保护,在裸露的环境中十分容易腐败变质,而贮藏保鲜成本高,技术要求也高,添加防腐剂成本相对低廉。同时,为提升杨梅口感,使其获得甜度,存在添加糖精钠、甜蜜素、三氯蔗糖等甜味剂现象。消费者可以通过观察杨梅是否久放不烂、品尝时是否存在“甜到发苦”等现象来甄别问题杨梅。
  杨梅真的会吃出虫子吗?杨梅中常见的“小白虫”是果蝇幼虫,以果肉为食,会随着杨梅的变质而成熟,是水果中常见的寄生虫。虽然是寄生虫,但果蝇幼虫在白色幼虫期对人体无害,只有成熟变成黑色爬出来后,吃下去才对人体有害。而且,杨梅甜度越高,越容易成为“小白虫”的目标,通过正确的清洗方式可以将这些“小白虫”逼出杨梅。由于较为常见,一些消费者在浸泡新鲜杨梅发现没有虫子跑出来时,担心杨梅农残超标。实际上,不一定每颗杨梅都有小白虫,而通过冷冻等技术保鲜的杨梅,里面的“小白虫”冻死后也是泡不出来的。
  杨梅掉色是因为染色了吗?杨梅所掉颜色主要是其自身的色素——花青素,花青素的水溶性极强,杨梅成熟到一定程度后汁液很容易流出。

杨梅消费提示
  果肉硬实饱满、颜色深红、味道清香、汁水甘甜、无余渣、无外伤的杨梅为佳。杨梅含果蝇幼虫和虫卵,可用盐水浸泡10~30分钟,杀灭虫卵或洗出小白虫,再用清水冲洗即可,且盐水浸泡后的杨梅口感更加香甜。
  杨梅磕碰后易变质,食用前清洗即可。室温下存放杨梅的保质期极短,尽量选择吃新鲜的杨梅。如需延长其存放时间,可以将杨梅装入扁平式果篮或者吸塑盒,然后放入冰箱冷藏室暂存。而且冷藏前不宜清洗,因为清洗后残留在杨梅上的水分会加速杨梅腐败变质。
  杨梅酸甜可口,能够促进食欲,但不宜多吃,多吃容易导致牙床发软、舌尖起泡,还可能刺激胃黏膜从而引起“上火”。因此,肠胃较弱的人群,特别是有慢性胃炎、胃溃疡及胃酸分泌过多、基础血糖控制不佳者,最好少吃、不吃杨梅,更不能空腹食用。

  来源:综合江苏省市场监管局、江西省市场监管局相关信息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