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监管”力推古村落变身“网红街”

——记广西壮族自治区富川瑶族自治县市场监管局朝东市场监管所
《中国工商报》(2023年07月01日 A4 版)

  □执法人员在“美食一条街”进行日常巡查。


  □执法人员指导经营者使用“广西餐安”App。


  □执法人员到辖区餐饮店开展日常检查。

  被誉为“潇贺古道入桂第一村”的岔山村,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富川瑶族自治县朝东镇一隅,是拥有600多年历史的瑶族古村落。2016年以来,岔山村发挥潇贺古道和古村落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富川县市场监管局朝东市场监管所不断强化“服务+监管”,力推岔山村打造品牌,助其建成贺州市首个商业级免费无线网络全覆盖的古村示范村。

由点成线第一笔 画好“美食一条街”
  “发展乡村旅游,特色餐饮是重要一环。”朝东市场监管所所长蒋贤斌说。2016年6月,该所积极配合地方党委、政府工作,指导岔山村妇女油茶互助社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现场为其合理规划店内布局,帮助岔山村第一家油茶店顺利实现开张营业。
  “在朝东市场监管所的帮助下,我们证照办好了,油茶店就开起来了。最初,很少有顾客上门,市场监管所工作人员又指导我们进一步规范餐饮服务安全操作。如今,生意逐渐好了起来,我也成了村里第一个吃到螃蟹的人。”回想起开业时的情景,妇女油茶互助社带头人、岔山村党支部书记杨志魁对朝东市场监管所满怀感激。
  “旅游业发展起来后,妇女油茶店生意火爆。许多村民纷纷效仿,开起油茶馆,一家又一家经营户向所里递交办证申请,餐饮业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发展起来。”蒋贤斌说。

从无序到有序 擦亮岔山旅游品牌
  “在发展旅游之前,我们村的村容村貌十分简陋,很多破旧古民居被村民当作牛棚,是出了名的‘牛屎街’。起初,我们发动村民兴办餐饮店和农家乐时,老百姓根本不相信‘牛屎街’可以变成现在的‘黄金街’。”回想起村容村貌整改过程,岔山村党支部副书记杨如秀感慨不已。
  随着游客增多,岔山村“美食一条街”上各类经营户涌现。由于部分经营者文化程度较低、法律意识淡薄、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意识不强等,无证经营和卫生乱象逐渐凸显。
  如何在保持古村落整体特色风貌前提下,帮助每一家食品餐饮从业者做好食品安全工作,让“美食一条街”健康发展,成为当时朝东市场监管所每一名工作人员的实践课。
  朝东市场监管所在岔山村开展食品安全普法工作,喊停岔山“美食一条街”上所有无证经营行为,同时向经营者讲解合格餐饮店所需具备的条件。“对申请流程不熟悉、对办证不重视或是由于某些原因不能到现场办证的经营者,我们组织工作人员将服务送上门,从需要哪些材料,到找哪个部门出具何种证明,事无巨细向经营者讲解有关要求。”蒋贤斌说。
  对一些文化程度低、无法正常填写申请书的村民,市场监管工作人员根据实际情况为其安排委托办理,让经营户都能顺利办理证件。目前,岔山村“美食一条街”特色店铺已达42家,经营户持照持证率100%,一年纯利润最少的也有2万元,最多可达30万元。

从事前到事后守住食品安全底线
  “旅游业发展起来了,旅游消费环境坚决不能乱。为此,我所将巡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全面排查食品安全等风险隐患,让放心消费体验留在每一个游客心中。”蒋贤斌说。
  针对“美食一条街”餐饮经营户,朝东市场监管所重点检查场所经营资质、食品安全、卫生条件等,严厉查处使用来源不明食材、销售过期变质食品、非法加工野生动物等违法行为,督促其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聚焦游乐景区餐饮住宿,该所要求经营者全面落实明码标价、规范公示等有关要求,依法查处未明码标价、价格欺诈、乱涨价等价格违法行为。
  此外,该所还积极回应消费者关切,充分发挥投诉举报平台作用,依法快速受理和处置消费者投诉举报,及时查处涉旅不正当竞争、合同欺诈、虚假宣传、无照经营等违法违规行为,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查办有结果,切实维护了岔山旅游的良好形象。
  “在朝东市场监管所的指导帮助下,岔山村‘美食一条街’经营越来越规范化。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打造好旅游口碑,将‘美食一条街’建设好、发展好,让村民群众的腰包越来越鼓,生活越过越美满。”谈起未来发展,杨志魁充满了信心。

□本报记者 孔国俊 通讯员 蒋贤斌 龙慧琳/文并图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