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示范引领“桂林样板”
——桂林全力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综述
培育“两个责任”示范街、创新“双监督双包保”模式、强化探索“企业自治”新路子……日前,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该局结合地方实际,大胆探索,创新工作举措,强化示范引领,推动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细落实。目前,全市2.74万家食品生产经营主体,以市、县、乡、村四级党政领导班子为主体的5300余名包保干部,均已分层分级建立台账,全力打造食品安全“两个责任”桂林特色。
培育“两个责任”示范街 打造示范引领“桂林样板”
按照“试点示范、规范提高、分类指导、整体推进”工作思路,今年4月,该局组织各县(市、区)在知名景点、大型商场、餐饮聚集地等人流集中地培育、打造食品安全落实“两个责任”示范街,推动食品生产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示范经验。
“按照生产、经营、餐饮、特殊食品等不同业态,我市目前共规范打造了17个落实‘两个责任’示范街,涵盖经营户约400户。”该负责人告诉记者,示范街经营主体既要证照公示,做到食品安全信息公示栏和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公示牌悬挂率100%,还要完善安全管理体系、抓好常态化防控、强化应急处置等,做到责任体系完善、操作记录规范、自查考核常态化,全面提升企业食品安全风险管控能力和水平。
创新“双监督双包保”模式 精准防控食品安全风险
一方面,创新“双轨并行”协同监督模式。桂林市在学校实行食品安全双总监制,分别由学校食品安全部门负责人和餐饮运营公司负责人共同担任。学校设立专职食品安全监管员,餐饮运营公司按需要设置相应的食品安全员,两部门分别对食品安全风险进行双轨迹排查,对发现的问题各自形成“日管控、周排查”清单,在“月调度”会议上同时查摆问题,互为补充互为监督,提升学校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另一方面,创新“双轮驱动”上下联包模式。桂林利用高效云集的特点和优势,按照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工作思路,将食品安全监督纳入学生社会实践。由学校组织成立食品安全学生监督组,侧重从餐饮操作关键环节以及校园网反映食品相关问题等方面查找食品安全隐患,学生监督组将监督情况形成清单后交学校食品安全管理部门处置。属地党政领导在督导学校时除查阅“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台账外,还要查阅学生监督问题反馈单,全方位了解包保单位的食品安全状况,督促问题解决。
优化服务举措 压紧压实“两个责任”
桂林市市场监管局积极探索强化“企业自治”新路子,指导辖区企业制定《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不到位的惩罚措施》,明确规定内部员工违反相关落实主体责任行为时,根据违反情节程度,企业食品安全员给予内部员工扣绩效积分0.5~5分的惩罚,并在每天的例会上进行通报,这一创新举措有效规范企业食品从业人员行为。
“我局将‘党旗领航+食品包保’深度融合,探索包保落实新思路,组织有包联社区的党组织协助各社区包保干部开展‘食品包保’护安全活动。”该负责人说。各包联社区党组织每季度派出党员志愿者协助社区包保干部共同检查食品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情况,对于检查出的食品安全等问题,党员志愿者第一时间向食品经营者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并督促立即整改完毕。
此外,该局今年还抽调20多名分管食品业务的副局长和业务股长组成5个检查组,分别赴各县(市、区)开展食品生产领域和食品餐饮、经营领域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交叉检查,全面摸排各地推动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症结难题,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对在104家企业检查过程中发现的149个问题,检查组逐一向包保干部及当地市场监管部门进行反馈,问题均被及时认领并抓紧整改,有效推动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机制落实。
□本报记者 孔国俊 通讯员 蒋 瑜 龙慧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