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为梦想启程
——呼和浩特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巡礼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南北朝《敕勒歌》中的名句,寥寥数语描述了以阴山为背景的无垠草原壮阔雄伟的景象。呼和浩特市就坐落在这片茫茫草原。呼和浩特为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城”,是内蒙古自治区首府,有着“中国乳都”之称,拥有伊利、蒙牛两大乳业龙头企业,是国家名副其实的“粮仓”“奶罐”“肉库”主要集中地。呼和浩特地处京津冀环渤海经济圈腹地,呼包鄂榆城市群发展区域中心,是“一带一路”草原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和国家向北开放、连接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重要枢纽城市。
2016年被国务院食安办确定为第三批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试点城市以来,呼和浩特市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四个最严”的要求,在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完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方面下狠招,特别是在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共建首府宜居、宜业、宜学、宜养、宜游的高品质首府城市进程中,以提升首府市民食品安全满意度、获得感为目标,坚持首善标准,全程联动共治共享,着力完善监管体系,加强源头管控,强化技术支撑,构建了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治理体系,举全市之力,在塞北大地形成了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的空前热潮,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为做好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作出系列重要工作部署,把创城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政府工作报告》之中,市委书记亲自督促,多次专门听取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汇报,深入包保责任单位实地调研。市政府专门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的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领导小组,打造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基底,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为代表的数字化建设和乳业产业全链条,掀开了“中国乳都”高质量发展新的一页。近3年来,全市在乳品、肉类等食品安全评价性抽检中合格率持续稳定
在98%以上,在自治区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中,连续七年获得优秀等次。全市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食品安全形势稳中向好,群众食品安全满意度和创建知晓率持续提升。
在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过程中,呼和浩特市持续强化食品安全监管能力的建设,加大食品安全监管经费和科技保障支撑,不断提升监管队伍的素质,开展了风险评估和标准制定、农药兽药使用减量和土地环境净化、国产婴幼儿配方奶粉质量提升、校园食品安全守护、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治理、餐饮质量安全提升、保健品食品行业专项清理整治、进口食品“国门守护”等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建设攻坚行动,以点带面治理“餐桌污染”,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一系列攻坚行动真正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达到了高风险食品生产企业监督检查覆盖率100%的目标。同时,呼和浩特市建立健全分层分级精准防控末端发力终端见效工作机制,全面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建立完善“包保”督导责任制,部门联合出台了“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执法联动协作机制”,大力推进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切实维护了首府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另外,呼和浩特市通过创建活动构建了共建、共创、共享的社会共治新格局,形成了全市上下共同关心、共同支持、共同参与的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浓厚氛围。
天地远阔,有梦必达。经过长时间的艰辛努力,呼和浩特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试点工作亮点纷呈,积极实施市场监管重点领域风险管控智慧监管、大力推行农贸市场规范化管理、切实助力乳业等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一些工作走在了全国、全区前列,创建工作取得前所未有的成效。
向心而行,携梦奋进!在阴山脚下,黄河岸边,349.6万青城人民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一往无前的“蒙古马”精神,建设“美丽青城、草原都市”,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继续书写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促进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宏伟篇章。
□呼和浩特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 云春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