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中秋团圆味

——浙江省义乌市市场监管局强化月饼生产质量安全监管纪实
《中国市场监管报》(2023年09月28日 A3 版)

  浙江省义乌市的传统月饼——义亭月饼俗称“起酥”,色泽金黄、皮薄酥脆,是老一辈义乌人中秋时节最难忘的味道。近年来,义亭月饼通过减少含糖量、开发新口味等手段,越来越受到年轻消费者的喜爱,销路越来越广。
  产量增大给义亭月饼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带来不小的挑战。义乌市市场监管部门围绕月饼生产过程,完善监管制度体系,全方位强化义亭月饼生产质量安全,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完善产前服务举措
  月饼生产具有季节性强、周期短、产量大的特点,进入黄金生产期的生产企业就如同一列全速行驶的火车,一旦踩下停产整改的“急刹车”,会给企业带来不小的损失。
  为此,义乌市市场监管部门完善月饼生产单位产前监管服务举措。“生产前的监管服务再多也不嫌多,一定要利用好月饼生产前这段时间,做好检查、培训工作,避免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义亭市场监管所所长楼中伟在月饼产前培训动员会上说。
  义亭镇有19家月饼生产单位,义亭市场监管所通过“企业自查+现场核查”和生产负责人集中培训等方式,围绕健全验收货制度、完善生产管理制度、严格卫生制度执行等方面,督促生产单位落实主体责任。
  “培训分析了近些年月饼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提醒特别及时,回去后我们马上整改。”义乌市顺昌食品厂负责人张晓磊参加培训后说。

严控生产过程风险
  一块义亭月饼如何从原料变成消费者手中的美食?关键在于生产过程控制。
  走进位于义亭镇黄林山工业功能区的义乌市好望斋食品有限公司,全透明的生产车间里,工人身穿工作服,戴着工作帽和口罩,工作忙碌却井井有条。
  这一切均得益于“阳光工厂”的建设。生产车间里,洗手消毒区、加工作业区、成品仓库等功能区块分明,规定点位视频监控和物联感知设备配备齐全,实时传输生产图像和环境温湿度数据,严密监控生产操作流程。
  “现在,我们的月饼生产真正走上了标准化道路。”义乌市好望斋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德勤说,“‘阳光工厂’的建设,实现了全透明、多方位实时在线监管,既节省人力,也提升了效率。”

创新出厂检验模式
  传统的义亭月饼生产单位通常规模较小,加上生产时间短、产量大,各单位忙于生产,对出厂检验工作不够重视。个别生产单位出厂检验工作流于形式,无法进行有效的质量管控。
  为打通月饼生产单位出厂检验能力薄弱、出厂检验成本较高的堵点,义亭市场监管所牵头,联合义乌市产品(商品)质量检验研究院共同指导,义亭月饼行业协会集资建成“五亭食安共享实验室”。实验室聘请3名有一定基础的化验员,并在义乌市产品(商品)质量检验研究院学习1个月,让出厂检验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筑牢食品安全底线。
  “原来产品的出厂检验费钱、费时、费力,还担心化验员能力不足导致检验结果不准确。”义亭月饼行业协会会长王义民说,“共享实验室建好后,企业可以准确掌握每批次产品的质量状况,确保月饼的质量和安全。”
  “共享实验室建好后,企业由自行检测模式变为集中检测,降低了检测成本。”义乌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黄中庆介绍。下一步,共享实验室将增加检测项目,继续降低检测成本、提升检测能力,为更多的食品生产企业服务。

□宋嘉祁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