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垦利全方位激发标准化新活力

《中国市场监管报》(2023年11月17日 A2 版)

  本报讯 近年来,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市场监管局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高点谋划、基点推进、焦点细化、重点强化,努力探索多元共治模式,激发地方标准化工作新活力。2023年,垦利区成功立项1项国家级、3项省级标准试点项目,全区标准化工作水平进一步提升。
  强化统筹安排,高点谋划。垦利区从政策支撑、组织构架、体制机制、保障措施等方面持续发力,构建起标准化工作的“四梁八柱”。出台《垦利区推进标准化创新发展工作实施方案》,建立标准化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标准化工作联络员制度,健全财政保障机制,定期召开全区标准化创新发展工作推进会、标准化建设(专家)座谈会,系统设计安排全区标准化改革,协同推进标准创新工作。
  服务基层社区,基点推进。垦利区以杨庙社区为先锋地,以党建为统领,从社区供给和社区需求两个角度出发,打破11个原始村庄壁垒,将社区划分为6个标准化网格,实施“组织融合·幸福强基”“治理融合·幸福满格”“服务融合·幸福惠民”“文化融合·幸福暖心”“产业融合·幸福赋能”“生态融合·幸福增色”六大标准化体系建设工程,推动社区服务场景与标准化运作的集成和精准对接,不断满足居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打造黄河滩区迁建基层治理“杨庙样板”。
  服务营商环境,焦点细化。垦利区以“审批速度最快、服务效能最优”为口号,建设启用“惠然垦来·共襄利成”企业服务会客厅、“垦立办”投资项目帮办专员机制等标准化服务阵地,形成独具垦利特色的行政审批标准化范本,全程提供精细化、标准化帮办代办跟踪服务。推出200个“一件事”主题式服务场景,实现申请材料、审查要点标准化,打好“极简办”组合拳,打造“垦定办好 利企便民”政务服务品牌,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全面提升行政审批集成服务标准化程度,有效激发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突出地域特色,重点强化。立足“标准化+”思维,垦利区积极探索盐碱地综合开发利用新模式,着力促进标准化与现代农业的深度融合。以龙头企业为带动,实施“企业+基地+标准+农户”经营模式,依托大闸蟹养殖、大米种植两项省级标准创新平台,将黄河口大闸蟹、大米、海参、莲藕等特色优势产业纳入标准管理模块,强力推进标准化、品牌化、规模化发展。截至目前,垦利区已成功创建国家级海参养殖、省级农业综合、省级大闸蟹养殖3个标准化示范区。

□李伟倩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