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事前刚性约束 规范政府采购招标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全力打造公平竞争示范区纪实
《中国市场监管报》(2023年11月17日 A2 版)

  2023年,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成功获批建设全省公平竞争政策先行先试改革试点区。萧山区围绕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目标要求,聚焦优化政府采购招标工程类领域营商环境,创新建立公平竞争审查事前刚性约束新模式,强化采购招标人主体责任,从源头上防止排除和限制市场竞争现象发生。

找准“切入点”,确保审查长效落实
  经调研,萧山区发现,浙江省市区政府采购招标工程类项目分为集中采购、分散采购、限额以下采购、限额以上采购等情况,相对应的平台有省财政厅的政采云平台、区发展改革局的工程类全生命周期监管平台、区审管办的限额以下公共资源交易电子监管服务平台、市级限额以上交易平台,以及财政部门的采购招标资金预算平台等。
  考虑到区县层级、各平台运行情况以及各单位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采购或者招标的现状,萧山区选定限额以下公共资源交易电子监管服务平台作为切入点,开展限额以下工程类政府采购招标试点工作,在平台提交文件环节设置公平竞争审查模块,使公示文件未经公平竞争审查无法提交,确保每一份文件经过公平竞争审查,避免有制度不执行、换人换状态情形发生,确保公平竞争审查制度长效落实。

找准“关键点”,推动审查公平公正
  公平公正地开展政府采购招标工程类项目审查需要掌握法律法规、专业知识,熟悉行业情况,并能够对拟出台的文件会对哪些市场、哪类主体产生影响以及是否会排除或限制竞争作出分析判断。萧山区调研发现,该区普遍存在审查人员变动频繁,新任人员对审查制度把握不准、对工作要点和方法不熟悉的情况。
  减轻审查人员心理负担,确保审查公平公正开展的关键点之一是要有统一的标准。为此,萧山区针对政府采购、招标文件专门制作两张专项公平竞争审查表,分别明确12条具体审查内容,方便审查人员统一、规范开展审查工作。

找准“平衡点”,减少审查主观偏差
  单一审查人员审查会有主观偏好和理解上的误差,而政府采购招标是一次性行为,如不在事前多重把关,即使事后发现问题也无法纠正弥补。
  为避免这一情况发生,确保公平竞争审查高质量开展,萧山区着力优化内部审查机制,涉及通过公共资源交易电子监管服务平台实施工程类政府采购招标的,实施单位在进行公平竞争审查时,分起草机构初审、特定机构复核两个步骤,且实施前须报萧山区公平竞争审查联席会议办公室备案。对疑难文件,萧山区实行会审方式,确保合法合规、科学合理、符合需求。
  据了解,试点工作开展后,萧山区限额以下工程类政府采购招标文件公平竞争审查实现全覆盖。截至10月9日,萧山区已出台的138份限额以下工程类政府采购招标文件无明显违规情况,公平竞争审查质量显著提升,进一步激发经营主体发展活力。

□萧市闻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