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均新增经营主体449户的背后
——河南省商丘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厚植创业沃土见闻
1月12日,河南省商丘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开幕。在市长摆向阳代表商丘市人民政府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一组数据格外引人注目:全市新登记各类经营主体16.4万户,总量达85.1万户,居全省第3位。
照此测算,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商丘市经营主体以日均新增449户的速度快速增长。背后有啥秘诀?日前,记者来到这里寻找答案。
在商丘市市场监管局提供的经营主体分析报告中,记者看到,市、县(区)经营主体登记数据被一 一列出。其中,在“市局”一栏,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数据尤为吸睛——均为“0”;即便是企业登记数据,也和县(区)相差甚远。
看出记者有了疑惑,该局登记注册科科长刘杰作出解释:商事制度改革实施以来,商丘市持续简政放权,能放则放、能减就减,千方百计为市场准入降门槛、增便利。目前,在市局层面,仅办理外资等经营主体设立登记事项。
对不在市级层面受理范围的事项,商丘市在行政服务中心放置“同城通办”一体机,供群众办理业务。这台“神器”,有效解决了群众来回奔波的问题。商丘市龙兴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负责人张传兴,就是其中的受益者。
前不久,张传兴来到商丘市行政服务中心办理企业登记注册业务。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得知,该企业地址位于商丘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便引导其在“同城通办”一体机上办理业务。几分钟后,张传兴就拿到了营业执照,不禁连连称赞:“太方便了,打破了区域限制,真正把服务搬到了家门口!”
了解到这里,记者的心里已经有了答案:正是有了优化营商环境各项政策的精准发力,商丘市经营主体才有了“扎根成长”的肥沃土壤。
从“先照后证”“年检改年报”到“五证合一”“三十五证合一”……商丘市商事制度改革涵盖经营主体从“准入”到“退出”的全过程——企业最期盼改哪里,改革的着力点就瞄准哪里。
商丘市还全面推行“网上办”、随时随地“掌上办”、双向快递“邮寄办”、生产企业“上门指导办”、政银合作“就近办”,提升企业开办便利度;在城区设置智能审批终端,以“零材料、零人工、零接触”提供24小时不打烊服务,真正实现高效审批、便捷拿证。
与此同时,商丘市不断延伸“企业开办+N项”服务,将水电气暖网申报等更多事项纳入企业开办流程,在前台受理,再由后台流转信息,便于有关部门接到申请后,直接上门办理,真正实现“一网办、不见面、一次也不跑”。
“创新监管和服务方式,优化营商环境,是市场监管部门的职责使命。”商丘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韩涛说,“我们将努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让商丘成为创新创业的热土。”
□本报记者 杨会玲 通讯员 毛渊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