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阳而生 满天星辰

——记上海市静安区市场监管局市北高新园区市场监管所
《中国市场监管报》(2024年03月23日 A3 版)

  □市北所党支部来到辖区小学,为学生宣讲食品安全常识。


  □检查特种设备运行情况。


  □召开规范企业年报工作培训会。


  □园区企业工作人员在窗口办理业务。


  □检查企业食品安全。

  上海市静安区市场监管局市北高新园区市场监管所(以下简称市北所)成立于2021年初,辖区面积3.31平方公里,辖区内共计5203家企业和401户个体工商户。
  市北所是一个年轻的市场监管所,所内在职干部22名,其中党员干部14名,干部平均年龄35.5岁。这支年轻的团队秉持初心、凝心聚力,始终如一为民生守住安全底线,为消费者保驾护航,做企业发展的“贴心人”。他们充分发挥市场监管职能作用,保障“四个安全”,不断延伸监管工作触角,优化园区营商服务,提高园区服务效率,提升基层监管效能,全力打造优化园区营商环境的“桥头堡”和“主阵地”。
  2023年,市北所获评五星市场监管所。市北所以“再跨越、再突破、再发展”为理念,以“监管执法提升、对标改革提升、企业服务提升”为目标,全力打造“智慧的市场所”“身边的市场所”“创新的市场所”三位一体市场监管高质量新格局。

智慧的市场所 监管执法再提升
  市北所以“数字赋能、智慧监管”为理念,建立了一套智慧监管系统,将园区主体信息、食品经营信息、特种设备使用信息进行底层数据库搭建整合,实现对市场监管信息的快速采集、处理和分析。此举拓展监管功能场景,提高监管准确度,化解了监管职能的有限性与市场需求无限性的矛盾。
  市北所运用智慧监管系统推进分级分类监管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建立起科学、高效、透明的监管方式,实现管服融合的目标。该所在辖区创设食安“数字地图”,进一步推进了食品安全领域自治共治慧治;在特种设备监管方面开展实时监控,确保特种设备安全时刻在线,通过信息公开、数据互通等方式,及时识别违法行为,提高监管效能。一系列的创新监管方式,将市北所打造成“无事不扰”但又“无处不在”基层监管单位,持续助力区域经济发展,提高区域经济发展韧性。

身边的市场所 对标改革再提升
  市北所坚持优化营商环境,争做企业“身边的市场所”。该所设立企业登记许可业务窗口,成为上海第一家可以办理企业登记许可事项业务的市场监管所,办理业务涉及内资企业及其分支机构的变更迁入注销、药品零售企业许可、食品经营许可、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等6类事项和17项业务。该项举措让“园区事务园区办”成为可能,使得园区服务质量得到极大提升,让园区企业在窗口业务办理过程中更有获得感。
  为进一步提升市场准入服务品质,市北所党支部积极推动园区内“小个专”党建联络点工作,解决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日常经营中遇到的难题。通过“小个专”党建联络点,该所帮助民营经济提升业态、提高竞争力、增强发展活力,多角度全方位宣传“个转企”优势以及便捷准入服务等方面帮办政策,增强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的意愿和信心。

创新的市场所 企业服务再提升
  市北所党支部结合职能和数字化政府发展理念,打造“智惠通”党建品牌,成立一支由党员团员组成的“智小北”服务团队。团队落实社会责任,设立“智小北”网络普法直播间,通过直播授课、互动答疑等方式,对园区企业开展普法宣传,打造市场监管法治宣传教育“直播达人”,为经营主体提供“一站式”咨询服务。
  针对电商领域“投诉举报数量大、涉及条线知识多、日常监管任务重”的特点,市北所党支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头雁”效应,与知名电商企业的党支部共建研究,开拓创新,成立“市北电商云盟”、启动“聚力资金池”,让市北的云上消费不仅放心,更加暖心。
  向阳而生,满天星辰。市北所在静安区市场监管局的带领下,将以点带面,充分发挥“五星所”的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提高市场监管执法水平,深化改革市场准入服务,优化市场服务营商环境,提升企业服务质量,助力辖区经济发展再腾飞。

□叶 苋 阮海伟/文
  陈斌洪/摄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