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市场监管“她”力量
——记重庆市涪陵区马鞍街道市场监管所的“铿锵玫瑰”
重庆市涪陵区马鞍街道市场监管所(以下简称马鞍所)18名干部职工中,有女职工6名,是涪陵区女职工最多的基层所。2021年,马鞍所组建了企业发展组(全组共9人,其中女职工6人),他们活跃在1.1万户经营主体之间,服务企业发展,维护市场秩序,开展消费维权,成为涪陵区的一道亮丽风景。
小身板勇当先
30岁出头的余杨看上去身材弱小、斯斯文文,实际上却是一位性格刚强的“铿锵玫瑰”。2022年从区局办公室调整到马鞍所担任副所长后,她主动要求分管执法办案和营商环境工作。她深知,规范有序的市场秩序和宽松良好的营商环境,对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于是,她与所里其他“玫瑰”们一道,深入各商超、农贸市场,检查经营主体,排查“四大安全”隐患,严查各类违法违规行为。
仅2023年,她牵头查办的各类经济违法案件就有113件,罚没收入同比增长71.67%,创该所案件查办件数新高。2023年8月,余杨把刚满3岁的孩子交给家人,与郑淑琼、段玉等执法人员一道,力排各种阻挠,经过近两个月艰苦的案件线索排查及证据收集,查处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医疗机构等食堂相关食品违法行为7起,有力地推进相关主体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
有耐心更负责
2022年,马鞍所为提高消费维权工作效能,将此项工作交给企业发展组办理。接到任务后,由余杨、段玉、余佳等人组成的消费维权工作小组深入学习消费维权工作法律法规,不断丰富消费纠纷调解技巧,消费纠纷调解工作效能得到有效提升。2023年,该所共调解各类消费纠纷562件,调解成功率达100%,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6万元。
去年初,不少超市经营者到马鞍所反映,职业索赔人增多,有的人盯着大小超市,以散装食品标签标识不规范等为由,借打假之名行敲诈勒索之实,严重干扰了正常的经营活动,要求市场监管所规范职业索赔行为,维护经营者正常的经营秩序。
余杨、段玉、余佳等“玫瑰”们立即深入各超市,查明情况,商讨应对策略。她们要求经营者严格依法从事经营活动,做到不制假、不售假;从进货查验、商品摆放、标签标注、商品质量自检等方面入手,帮助企业完善生产经营管理制度;鼓励经营者拿起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此外,她们通过微信群向经营者宣传法律法规,对普遍性、苗头性问题及时提醒,指导其及时规范经营行为,有效遏制了职业索赔人借打假之名进行敲诈勒索的势头。
去年7月,一职业索赔人以某超市标签标注不明为由向该所投诉,要求该超市向其支付1000元惩罚性赔偿金。余杨、段玉、余佳等人经过调查,认定该超市所售商品标签内容全面,标示清楚、规范,按照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当场决定不支持投诉人的赔偿请求。事后,多家超市将“为民办实事倾情暖人心”等锦旗送到马鞍所,对该所积极维权的做法表达谢意。
守初心显担当
先后从事过卫生监督执法、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马鞍所所长唐海英是所里的“大姐大”,也是企业发展组的组长。她工作经验丰富,统筹全盘、协调资源、搭建平台,工作游刃有余。2020年担任所长以来,她坚持党建引领,创造性地落实“党建+业务”“监管+服务”,创建“鞍前马后市监随行”服务企业党建品牌,搭建“企业之家”,设置3个企业服务专班,为辖区300余家重点企业提供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鞍前马后”式服务。
2023年,该所企业发展组新发展经营主体1422户,其中上门为企业提供办证、年报服务420余次;助力3家企业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1.25亿元,推进75家企业新增质量创新QC小组183个。今年初,马鞍所被重庆市市场监管局命名为首批“四星市场监督管理所”;前不久,该所企业发展组获评涪陵区“巾帼文明岗”。
□文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