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鸭知县于成龙

《中国市场监管报》(2024年06月27日 A4 版)

  中国吏治史犹如汪洋长河,清官廉吏便是其中炫耀的明珠,备受瞩目。其中有一位官员,他政绩卓绝、蜚声朝野,深受皇帝赞誉,被康熙喻为“天下廉吏第一”;他廉洁奉公、苦节自厉,深得百姓爱戴,被百姓称为“半鸭知县”。他,就是清朝初年名臣、江南江西总督于成龙。
  顺治十八年,于成龙年已四十四岁,决定接受清廷委任,到广西罗城出任县令。亲朋纷纷阻拦他,说:“你已人近中年,何必抛妻别子,独行千里去如此边荒的地方当一个小小县令呢!”于成龙不为所动,怀着“此行绝不以温饱为志,誓勿昧天理良心”的抱负,毅然赴任。
  罗城遍地荒草,城内仅居民六家、茅屋数间,县衙也只是三间破茅房,甚至无法遮风挡雨。没有办法,无处可去的于成龙只得寄居于关帝庙中。作为当地的父母官,他没有半点官架子,也是粗茶淡饭、草鞋布衣。他就任时正值灾年,民不聊生。虽然俸禄微薄,但他将所有的钱都拿出来救济灾民,不见半点犹豫。他采用“治乱世用重典”之法,不过三年时间,就使罗城摆脱乱象、百姓安居乐业。
  有一年中秋,于成龙的儿子从家乡山西来请他告假回家,看望病重的祖母。本以为父亲为官之后定是意气风发,一扫旧日落魄之态,谁知所见让儿子大吃一惊。出现在他面前的父亲面容蜡黄,身形消瘦,一点都没有官老爷的样子。
  儿子不由得震惊道:“父亲,可是水土荒蛮、刁民作祟,致使您如此形状?”于成龙却丝毫不在意,反而很高兴地说:“哪里的话,我好得很!你远道而来看望为父,我十分高兴。正值中秋佳节,可惜府衙无酒无肉。”说着,他取出了儿子从山西带来的一只腊鸭,笑道:“正好你提前准备,带来了一只‘及时鸭’!”
  原来,于成龙清贫惯了,他将俸禄全部贴给公家之事,又兢兢业业办公,长久下来,自然累垮了身体。况且他手中无钱,即便正逢佳节,也没有准备过节的吃食和衣物。一个人尚且好说,但是儿子大老远来了,无肉无菜,可怎么办呢?他索性把儿子从家乡带来的腊鸭一分为二,拿出一半作为佳节菜肴,爷俩儿分食了半只,就算过了中秋节。
  中秋之后,于成龙获准回乡看望病重的母亲。因为没有盘缠,他和儿子只能靠着剩下的半只腊鸭回到山西。
  人们深受感动,写了一首诗赞颂他:“半鸭知县古来殊,为政清廉举世无。倘若官员皆若是,黎民安泰乐斯乎。”从此以后,百姓就称于成龙为“半鸭知县”了。
  康熙二十三年,于成龙病逝。他的全部遗物仅有一套粗线袍子和一双靴子,床头上佐餐用的几包豆子,瓦缸里几斛糙米,还有一点盐豉。康熙亲自撰碑文,并题写“高行清粹”匾额赐给于成龙,感叹道:“居官如成龙,能有几耶?”赐谥号“清端”,加赠太子太保,以示褒奖。
  山清则水秀,官清则民顺。作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执法人员,我们更应从点点滴滴做起,在利益面前学会“揽镜自照”,不为名所动,不为利所诱,做到自重、自警、自励,常修为民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才能经受住权力和金钱的考验,才可得到人民群众的信服。

□河北省保定市竞秀区市场监管局 袁 军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