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志愿力量 创新共治样板 筑牢食安防线

——河南省信阳市开展食品安全志愿服务观察
《中国市场监管报》(2024年09月13日 A2 版)

  社会共治是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途径,社会监督员和志愿者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力量。自今年6月河南省信阳市印发2024年食品安全志愿服务活动指导方案以来,全市组织志愿者就近义务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持续发力,不断创新模式,推进食品安全志愿服务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建设,全方位助力形成食品安全共建共治新样板。
  在实践中,信阳市开展志愿服务创新食品安全共治模式,涌现出一批优秀志愿者和宣传作品,市食安办共表彰“食品安全优秀志愿者”130名,评选“食品安全我参与”有奖作品180件,命名“食安小卫士”30名。

加强制度保障 汇聚逾万名志愿者参与
  信阳市食安办不断强化志愿者制度保障体系建设,先后推动出台《信阳市食品安全志愿者管理办法》《信阳市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管理制度》和《关于充分发挥食品行业协会作用促进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工作意见》等政策措施。
  根据食品安全志愿服务活动指导方案,信阳市加强统筹规划,建立由信阳市食品安全志愿服务总队、各县区食品安全志愿服务中队、各乡(镇、办事处)食品安全志愿服务分队为分支,以市、县食安委成员单位或专业骨干食品安全志愿服务小分队为补充的志愿服务组织架构,在建立1支市级总队的基础上,各县区共设立11支中队,市、县两级食安委成员单位共设立大学生分队、网约送餐分队、科技大篷车分队、行业协会分队等29支小分队,共有1.2万余名志愿者参与。

加强品牌建设 深化志愿服务内容
  信阳市推行“党建引领+志愿服务”工作机制,发挥党员“双报到”联系基层作用,探索开展“互联网+”志愿服务模式。将机关、企业、协会、学校、外卖平台所有志愿者按照年龄和职业划分,强化志愿服务品牌内涵建设,通过开设食品安全公益课堂、知识大讲堂,制作食品安全主题文创作品,开展食品安全科普宣传培训等方式,提升志愿者食品安全专业知识。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微视频、快手等平台,积极发布动态信息,实现线上线下互动交流,进一步提升志愿服务的影响力。
  大学生小分队以具有食品安全专业背景的大中专院校师生为骨干力量,依托城乡社区志愿服务站点,广泛开展“随时拍、随时讲、随时转”日常性科普互动“微志愿行动”,有效提升基层志愿服务影响力。市餐饮协会小分队融入地方特色食品产业发展,推动信阳菜品牌建设,目前全市新增信阳菜示范店50余家,有17家预制菜生产企业、8家“南湾鱼”产品生产企业。

丰富活动载体 打造志愿服务样板
  信阳市各级食安办结合各重要时间节点,以“一月一主题,一事一效果”为抓手,2024年以来,组织志愿者和食安委成员单位参与“信阳食安”志愿服务、食品安全宣传周、食品安全“五进”等活动1000余场次,服务群众20余万人次。
  信阳市充分发挥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作用,宣传引导志愿者有序参与食品安全“你点我检”“你点我查”以及校园和养老机构食品安全监管等重点工作,积极参与商超、农贸市场、农批市场等食品安全快检实践活动,并参与举报、曝光各类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近两年来,共发现食品安全问题800余个,收到违法线索100余条,均得到有效处置,形成良好的社会共治效应。

□尹安伟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