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驱动下的食品科技与发展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二十一届年会在重庆召开
本报讯 (记者 宿志红)如何在大农业观、大食物观的指引下,形成我国食品科技整体发展优势,藏粮于技,推动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以高水平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新需求,已经成为食品科技界和产业界的必答题。11月3日,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二十一届年会在重庆召开。本届年会以“使命驱动下的食品科技与发展”为主题,围绕我国食品科技与产业发展的新变化、新需求、新任务,集结食品科技力量,为川渝地区特色食品产业乃至我国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创新活力、贡献科技智慧。本届大会由西南大学、四川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等10家单位共同承办。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名誉理事长孟素荷,孙宝国、谢剑平、朱蓓薇、陈坚等11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及有关专家出席大会。本届大会以40余场活动、超300名专家的大会发言和专题报告、800余篇论文摘要、300余张海报,多维度探讨前沿科技,分享科技成果,全面展示新时代中国食品科技的高水平、新风采。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北京工商大学教授孙宝国在致辞中表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国内外环境亦发生深刻且复杂的变化。在此背景下,时代对科技的需求变得尤为迫切,食品产业已进入深度依靠科技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发展阶段。针对食品科技与产业的未来发展,孙宝国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要集聚力量打好食品产业关键技术攻坚战,必须加强顶层设计,以战略导向立足于食品学科前沿,以重大突破跨越跟跑和并跑,进而实现领跑,才能在大宗原料供给、新型功能基料等关键环节实现自主可控。二是要做真正“接地气”的科学研究,尽管当前我国在全球食品科技界的论文、专利等成就显著,但仍要“冷思考”,在新时代,使命驱动下的食品科技需要走出实验室,走进工厂、走进乡村、走进田间地头,真正服务于产业发展。三是要充分融入和诠释新时代的科学家精神,要厚植家国情怀,以实际行动推动食品产业蓬勃发展。孙宝国呼吁,在新的起点上,在新的使命下,要加速食品科技自立自强的前进步伐,以科技支撑食品产业在传承与创新中赢得未来。
过去的20多年间,我国食品科技创新不断前行,推动食品工业在健康转型中快速发展。在主题报告环节,大会围绕人工智能、合成生物学等食品领域最新研究热点进行深入交流与探讨。“当前,制造业的80%是传统产业,亟待深度转型升级。通过AI赋能,‘工业大脑’能够引导数字经济和制造业深度融合,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教授钱锋在题为“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构建工业大脑,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报告中,畅谈人工智能给行业转型升级带来的新变化。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江南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陈坚在题为“未来食品与生物制造”的报告中,提出科学落实“大食物观”,就要通过拓展食品新资源,创新食品合成路径,优化食物供给结构,提高食物供给效率来实现。未来食品以合成生物学、人工智能等为技术基础,核心内容包括资源挖掘、感知技术、精准营养、智能制造和智慧监管,在获得新资源、开发新技术、建立新体系、创造新需求、形成新业态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围绕年度热点,针对基础研究领域的发展,会议期间还召开了2024食品科学前沿热点问题论坛、合成生物学与食品配料开发应用论坛、全基因测序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污染控制中的应用论坛等专题论坛,同时还有食品质量与安全、功能食品开发与技术创新、食品组分互作机理、食品与肠道菌群及免疫研究、食品化学、食品生物化学与生物技术、食品感官评价与风味化学、食品加工新技术、食品包装贮藏与保鲜等领域9个技术分专题。来自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科技界和产业界的专家、学科带头人、青年科技工作者等百余名报告人,共同交流探讨食品技术的最新进展。
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我国食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食品各行业的不断创新。为对应科技与产业的关注热点,会议还设置了乳品工艺技术创新与营养健康论坛、食品风味科学前瞻论坛、川渝特色食品产业科技创新发展论坛、第四届植物基食品创新发展论坛、保健食品功能声称与评价方法论坛、2024第十届运动营养食品高层论坛及生态酿造与环境保护学术会议等多个分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