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请亮出你的身份
“我甚至有点担心以后的餐厅会播放炒菜的声音,然后厨师在后厨撕开预制菜包装袋,扭开微波炉加热按钮,但是我一无所知。”消费者宋女士日前向笔者倾诉了她的担忧。“其实我也不是抵制预制菜,我经常煮速冻水饺,也会在超市里买搭配好的预制净菜回家做,但是在外面餐厅吃饭,我就想吃那一口‘锅气’,这个知情权我无论如何也想拥有。”宋女士说。
《2023年中国预制菜产业发展蓝皮书》显示,2023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为5165亿元,到2026年有望超过10720亿元;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这是预制菜首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当年预制菜产业已新增注册企业达9167家,接近过去三年企业注册数据量的总和……预制菜产业发展火热已然是不争的事实,它对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机会、带动农业发展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另一方面,在预制菜产业一路高歌猛进的同时,“应不应该吃预制菜?”“预制菜能够走进校园吗?”“哪些餐饮店用的是预制菜包?”等等讨论经常见诸报端。笔者发现,伴随着争议,在互联网上,预制菜颇得部分消费者的青睐。“预制菜太能节约时间了,省掉了买菜、清洗、烹饪的时间,可以快速开启下班模式。”“其实外卖店铺给我做饭,我也看不到过程,不知道他们放了什么,标准的预制菜至少都给我写得很明白。”李女士表示预制菜已经融入了她的日常生活,“但是我觉得是预制菜就应该明明白白说出来,我能为预制菜付费,但是不能用现做的价格。”她补充道。
这种用现做菜肴的价格却吃到预制菜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此前有媒体报道称,一些消费者发现自己成为这样的“冤大头”,产生了不少消费纠纷。《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笔者认为,菜品是否是预制菜应当包括在消费者的知情权范围之中;此外,消法第九条规定了消费者享有选择权。显然,只有先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消费者的选择权才能够得到保障。一些餐饮企业没有尽到主动告知责任,让消费者用“现炒菜”买单“预制菜”并不合理。
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不能也不应仅靠商家自觉。今年3月,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和国家卫生健康委等相关部门发布了《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强调了大力推广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明示。在全国两会上,亦有政协委员提出要加强预制菜消费者知情权的监督检查,建立消费者投诉处理机制……对于消费者的“预制菜”知情权,相关部门的努力应该被看见。
或许我们可以相信,进一步明确餐饮服务者使用预制菜的告知义务、减轻消费者的举证困难等问题将很快得到良好解决。预制菜是工业化时代的产物,具有统一采购、批量生产、标准管理、成本可控等优势,兼顾了效率、口感、安全和营养等多方面需求,让它更好地服务人们的生活需求,让消费者清楚明白消费才是预制菜产业发展的应有之义。所以,预制菜请亮出你的身份!
□韦柳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