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推进服务型监管
——江苏省市场监管局探索创新涉企行政执法监管方式综述
近年来,江苏省市场监管局积极探索创新涉企行政执法监管方式,从事前、事中、事后3个维度统筹推进服务型监管模式,取得明显成效。2024年全省“双随机”抽查较上年减少6.6万户次,有效减轻企业迎检压力,切实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经营主体获得感和满意度持续提升。
推行综合查一次 减负增效双向发力
江苏省深入推进跨部门综合监管改革,建成全省统一的跨部门监管系统,编制综合监管事项清单,探索“一业一查”“智能查重”“跨省联动”等改革举措,有效减少多头重复执法、压减涉企检查频次。
自2022年起,江苏省每年组织省市县三级统筹制定全省“一业一查”跨部门联合检查任务,推动“一次检查、多方体检、综合会诊”,并在重点领域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有效破解多头执法、责任扯皮、效率不高等问题。聚焦一般领域,全面推广“汇总取重+风险分类”工作法,开发“一键抽取”“智能查重”“信用风险分类”等功能,推动相关部门对重复抽查的企业实施精准联合检查,最大程度压减重复检查频次。2024年,省市县三级“双随机”抽查共压减检查次数8236次,重复检查减少51.07%。
2021年11月,江苏省会同上海市、浙江省、安徽省制定出台《关于开展长三角市场监督管理信用承诺管理工作的意见》。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深入推进跨区域部门联合监管“一件事”集成改革,三省一市联合制定全国首个跨区域跨部门联合监管团体标准,对重点领域违法违规行为实施上下游、全链条、全过程监管,持续推动监管改革向纵深发展。
探索非现场监管 无事不扰有效实行
江苏省探索推行以远程监管、移动监管、预警防控为特征的非现场监管,试行“无感式”跨部门联合监管,探索“远程监控+数据核验”式无感联合检查应用场景,切实减少不必要的现场检查。
无锡市梁溪区编制13类52项非现场监管事项清单;南京江北新区梳理涉及7个部门、8个领域共15类、48项跨部门联合检查事项清单……通过对市场监管行政检查事项进行全面梳理,并制定非现场检查事项清单,江苏省非现场监管正逐步制度化、规范化。
此外,江苏省积极推动行政检查无感式介入、可视化检查、透明化感知,形成重点主体广覆盖、经营场景全天候、违规行为即触发的远程监测体系,推动全省无感式检查科技化、智能化。在苏州工业园区,依托“审管执信”平台,该园区可对多部门涉及的监管对象进行大数据分析比对,数据正常免予现场检查,数据异常则预警提示。
创设“信用+”工具箱 企业需求有呼必应
江苏省市场监管局以“信用+”为支点,综合运用“信用+提醒”“信用+体检”“信用+执法”系列监管工具,建立健全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服务型监管模式,持续激发经营主体发展活力。
该局围绕登记注册、食品安全、特种设备等领域,全面梳理市场监管触发式预警提示清单,通过智能系统对企业未按期年报、行政处罚信息公示期届满等情形,开展点对点触发式预警提示。在食品、广告、检测等领域,积极开展“信用+邀约式体检”,形成行政指导与行政检查有机衔接的工作机制。2024年,该局共为118户经营主体筛查违法失信风险,帮助991户经营主体重塑信用。
2024年,江苏省市场监管局组织南京市溧水区、连云港市连云区等8个县(市、区)试点推行“信用+渐进式执法”,按照“行政提示、触发监管、信用承诺、事后回访、责令改正、信用修复、联合惩戒”的渐进式流程开展行政执法。目前,全省试点地区共实施渐进式执法2668次,办理免罚轻罚案件1311件,减免罚金8911.67万元。
□本报记者 祝 富 通讯员 施云筹 潘曾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