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璧山整治纺织品假冒伪劣突出问题
本报讯 近日,重庆市璧山区市场监管局对羊绒衫、羽绒服、羽绒被、蚕丝被等价格相对较高且消费者难以判别纤维含量的纺织品开展集中检查,全面启动纺织品假冒伪劣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以线上线下全链条监管、案件查办与行业规范并行的硬举措,推动市场秩序持续优化,营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
此次专项整治紧扣群众关切,重点针对羊绒衫、羽绒服、羽绒被、蚕丝被4类产品,围绕纤维含量、绒子含量、甲醛超标等关键质量指标,对生产厂家、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及网络直播平台等实施全覆盖检查。尤其针对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等典型问题,强化线上监测,严查虚假宣传、商标侵权及“三无”产品流通乱象。目前,已实地摸排辖区重点销售单位40余家,并建立动态监管清单。
为确保整治实效,璧山区市场监管局打出“组合拳”。坚持源头严控,对重点销售企业实施“一企一策”质量帮扶,指导完善采购验收、标签标识管理等风险管控机制,推动建立“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压实企业主体责任。推动快检快处,有序组织开展纺织品质量专项抽检,对线上线下产品实行“即抽即检”。推进净网清源,重点检查是否有“三无”产品、虚假宣传、直播间样品和售出产品“货不对板”以及售假后换号再播等问题。开展铁腕执法,由执法支队牵头,充分运用部门协作机制,共同开展“打假溯源”行动,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以次充好、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力争查处一批虚标绒子含量案等典型案件。专项整治注重惩防结合,适时通过开设纺织品识假课堂、发布消费提示、曝光典型案例等方式,提升群众鉴别能力。同时,积极引导广大消费者“敢于亮剑”,主动举报提供相关案源线索,形成全民参与监督的格局。
“我们将保持高压态势,对以次充好、虚假标注等违法行为露头就打。”璧山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深化行刑衔接机制,建立产品质量安全“黑名单”,并探索纺织品质量追溯体系,推动行业从整治临时性转向规范常态化,让消费者买得放心、用得安心。
□谭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