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所:“1站服务”,驿站幸福

《中国市场监管报》(2025年03月08日 A3 版)

  □扫码查看“我爱我所”   微信公众号报道

  “有‘家’的感觉真好!让我们重新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生病时能立即用药救急,疲惫时能安心小憩,电量不足时能快速‘加油’,网络不佳时能迅速恢复网络……”日前,重庆市涪陵区马鞍街道的外卖小哥宋成林在“外卖行业幸福驿站”内,一边喝着纯净水,一边激动地讲述马鞍街道市场监管所为外卖员打造温馨幸福“家”的切身体会。
  马鞍街道位于涪陵区,面积8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0万。辖区有6家外卖配送平台、477户外卖商户,骑手超200人,日均外卖业务达1.2万单,年销售额近2亿元。
  针对外卖主体发展不均衡、行业素养有待提升、服务定位不够清晰等问题,马鞍所决定以党建工作为突破口,通过党建赋能推动外卖行业高质量发展。
  自去年下半年起,该所在涪陵区委社会工作部、区市场监管局党组等的指导下,就组建外卖行业党组织一事与外卖人员深入交流。
  在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的基础上,2024年9月,经相关部门批准,马鞍所在马鞍街道成功组建中共涪陵区外卖行业联合党支部,让外卖行业人员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家”。
  联合党支部成立后,马鞍所指派党建指导员入驻指导、把握方向,并推选有党建工作经验、热心党建工作和公益事业的老党员担任支部领导,广泛吸纳外卖员、餐饮服务人员、食品超市等外卖相关行业的党员加入支部,实现了外卖行业党组织全链条覆盖。
  为给予他们更多关心关怀,今年初,马鞍所积极协调涪陵百汇商场,获得近200平方米场地,建立了涪陵区首个“外卖行业幸福驿站”,为外卖人员提供“1站服务”。
  马鞍所主动对接地方商会、外卖平台,定期为驿站补充防暑药品、完善充电设施;与网络运营商商洽,获取网络服务和展播屏幕;协调交管、社保、医疗等部门,定期开展培训,及时更新政策资料、就业信息。
  此外,通过新老传承、定期研讨、多方会商等方式,充分发挥驿站“娘家”作用,开展交通安全、医疗急救、社保等专题培训,有效提升了外卖从业人员的行业素养。
  如今,外卖小哥中流传着“在家靠父母,上班有驿站”的说法。他们真切感受到“外卖行业幸福驿站”带来的便利,许多急难愁盼问题得以解决。

□文光辉 谭宁伟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