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色更亮 优势更显

——代表委员热议以法治引领高质量发展
《中国市场监管报》(2025年03月12日 A3 版)

  法者,国之权衡,时之准绳。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法治”一词高频出现,法治元素引人关注。两会期间,代表委员聚焦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优化营商环境、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数字治理创新等议题提出多项建议和提案,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法治智慧。

让民营企业吃下“法治定心丸”
  政府工作报告在回顾2024年工作时提到:“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改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加快制定民营企业促进法,用法律来保护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有利于完善法治化营商环境。”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金台律师事务所主任皮剑龙表示,保护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核心还是要保护民营企业家的人身权和财产权。尽快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坚决遏制、纠治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尤为重要。
  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监事长迟日大表示,要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给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家吃下“法治定心丸”,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健康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富申评估咨询集团董事长樊芸建议,将“三个机制”写入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包括民营经济工作是否做得好的评价机制,监督机制,以及对分管民营经济工作部门的党政考核机制。

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政府要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用服务的暖心增强企业的信心,持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运用法治力量稳预期、强信心、促发展”“加强对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措施的监督”“依法保护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今年的“两高”报告直面社会关切,以法治“硬举措”优化营商“软环境”。
  3月9日,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侨联副主席、民盟中央副主席程红作题为《深入推进依法行政优化营商环境》的发言。程红提出五点建议:一是保障各类经营主体之间公平竞争。尽快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完善重大决策、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机制。二是提高行政行为透明度。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提高透明度,防范权力寻租现象的发生;严格规范罚款行为,完善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推动行政执法标准跨区域衔接。三是提升行政管理效能。减少政府对经营主体的微观干预,建立企业数据统一账户制度,实现涉企数据整合共享;在行政执法领域推行风险分类监管模式,优化监管资源配置。四是增强行政行为可预期性。禁止作出政策承诺后又以区划调整、政府换届、职能调整等为由违约毁约。五是强化对行政行为的有效监督。探索建立行政诉讼案件跨行政区域审理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行政机关滥用权力行为。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制定实施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出台规范地方招商引资的措施;加强行政执法监督,规范涉企行政检查;修订出台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优化新业态新领域市场准入环境;出台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政策;完善企业简易退出制度等。这些系统性举措充分彰显了法治政府建设对优化营商环境的推动作用,对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强化法治监督规范涉企执法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集中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坚决防止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马怀德说,要以服务增强企业信心,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规范政府涉企执法行为,防止损害企业合法权益、破坏执法公平公正的违规执法行为。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张晓伟表示,将出台进一步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若干措施,建立健全涉企行政检查主体确认公告、检查事项清单管理、检查计划公布备案、专项检查评估报批等一系列制度机制,推行“风险+信用”分级分类涉企行政检查模式,探索开展涉企行政执法经济影响评估试点,不断提升涉企行政检查的规范性和精准度,全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数字法治建设应对技术变革
  人工智能技术的指数级发展,正将法治体系推向规则重构的历史关口。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5年将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
  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以“AI换脸拟声”技术为例,呼吁立法明确技术滥用“红线”,完善电子证据规则,强化刑事追责力度。
  全国人大代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长高子程认为,当下,AI技术和人工智能迅猛发展,已深度融入网络空间,并与法治领域紧密交织。在此情形下,如何确保AI运用所依之法完备充分,政策该如何精准发力发挥先导作用,立法如何做到及时跟进,立法的前瞻性、时效性如何体现等,都值得关注和期待。
  全国人大代表,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建议,加快人工智能深度合成内容标识管理规章制度的出台;明确对人工智能深度合成服务商未履行标识义务的惩罚制度;加强深度合成内容标识技术标准和发布的管理;加强国际合作,形成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的有效监管。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贾宇建议,着力推进数字领域法律体系建设;健全完善数据治理制度体系;加快构建数字经济法治保障体系;推进数字司法改革,助力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

□陆顺一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