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推进经营主体登记试点
编者按
全国市场监管系统登记注册工作座谈会近日在海南省文昌市召开。会议总结2024年全国市场监管系统登记注册工作,并对2025年工作作出部署。会议强调,要突出深化改革,持续完善市场准入基础制度规则;突出规范安全,持续营造诚信有序市场环境;突出高效便利,持续激发经营主体创业创新活力;突出精准帮扶,持续促进个体工商户健康发展;突出数据利用,持续提升经营主体登记数据分析能力水平。北京、内蒙古、辽宁、江苏、湖南、海南6个省级市场监管部门相关负责同志在会上作交流发言,本版从今日起连续刊发,以飨读者。
近年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战略部署要求,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始终以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高标准落实市场监管总局批复的“一标四维”促进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的登记试点任务,迭代推出系列创新改革举措,集中力量破解制约企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和堵点难点问题,为经营主体减负鼓劲、为高质量发展蓄能加油。
制度支撑,夯实准入服务规范统一基础
落实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及其配套法规。按照新法规定,全面改造申请端、审批端系统,调整校验规则,修改章程模板。落实注册资本登记制度,引导经营主体理性认缴出资额,合理约定出资期限,提醒企业依法履行出资义务。
发布登记注册北京地方标准。在全国率先发布《经营主体登记注册服务规范》系列地方标准,梳理各类经营主体登记注册的全业务类型、全流程环节,形成全市统一的登记业务规范指引,为申请人提供政策、标准、流程“三统一”的高品质登记服务。
多个“一件事”场景高效落地。通过部门协同、数据共享,顺利完成信息变更“一件事”、企业注销“一件事”、企业迁移登记“一件事”等改革任务。2024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将北京市企业注销“一件事”作为典型经验通报推广。作为市场监管总局企业迁移登记“一件事”集中攻关试点,率先应用市场监管总局企业跨省迁移登记数据传输系统完成全程网办跨省迁移登记,为全国推进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创新驱动,打造便捷高效的“北京服务”品牌
升级“e窗通”平台集成化服务功能。强化“用户思维”,完善“e窗通”服务功能细节,提升页面交互友好性。适应国际化营商环境需要,丰富国际化语言环境供给,提供中英双语服务,精准引导境外投资者信息填报。2024年,全市共办理各类登记业务142.64万件,全程网上办理113.64万件,占比79.87%。其中,企业开办全程网办率超过95%。
线上服务外资水平取得新突破。“3+3+ 3”外资登记“北京模式”迭代升级,境外自然人“刷脸认证”、外资登记全程网办等覆盖范围持续扩大,上线双语服务指引,全国首发中英文双语版《外商投资公司登记注册办理指南》和《外商投资公司登记注册常见问题解答》,发布上线中英文双语版“e窗通”网页和微信小程序,北京市“赋能外商投资企业登记、便利外商投资”举措,作为全国唯一涉及外资企业的典型经验做法,被国务院办公厅通报推广。
拓展电子营业执照综合应用。丰富电子营业执照“北京专区”服务功能,新增公示公告信息、自行填报信息和监管信息三类共14种信息归集查询服务,实现全市经营主体信息“一码通查”。汇集电子投标“一照通投”、关联电子证照信息、同步发放电子印章等功能,支持应用电子营业执照“自助签章”,便利经营主体不见面签署商务文书。目前,已实现30多个业务场景和自助服务终端支持使用电子营业执照登录免填报。全市超过220万户存续主体下载应用电子营业执照,占经营主体总户数的85.4%,累计应用量逾2.02亿次。
深化合作,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新突破
统一京津冀三地企业开办、变更、注销服务标准,实现“一地申请、资料互认、内部流转、一次办结”。打通三地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拟迁移企业登记电子档案信息异地在线查询。简化境外文书公证认证手续,实现有效期内境外投资者主体资格公证认证文件三地互认。会同津、冀率先开展跨省迁移登记试点工作,探索全程网办、一网通办的跨省迁移新模式。2024年12月31日,朝阳区发放了全国首张通过全程电子化完成跨省迁移业务的营业执照。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将贯彻落实市场监管总局各项工作部署,始终把促进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摆在重要位置,高标准推动“一标四维”试点任务落地落实,持续提升经营主体发展质量。
编辑点评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近年来在经营主体登记注册领域推行的系统性改革,以“一标四维”试点为牵引,展现了制度创新与服务升级的双轮驱动效应。通过发布全国首个登记注册地方标准、构建“一件事”集成服务体系、升级“e窗通”双语智慧平台等举措,不仅实现了95%的企业开办全程网办率,更以电子营业执照“一码通查”、外资登记“刷脸认证”等数字化突破,让政务服务既有速度又具温度。京津冀跨省迁移登记的首创性实践,更凸显了区域协同发展的制度张力。这种将国家战略与地方创新有机结合的改革路径,既通过标准化建设筑牢市场规范根基,又以场景化服务响应企业诉求,为全国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可复制的“北京方案”,其核心启示在于: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是以用户思维重构服务流程,用科技赋能打破行政壁垒,最终让改革红利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 邓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