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执法”双轮驱动同向发力

铜陵推进经营主体信用合规建设

《中国市场监管报》(2025年03月21日 A4 版)

  本报讯 去年以来,安微省铜陵市市场监管局以义安区为试点,积极探索将信用监管融入行政执法全过程,选取登记管理、广告、食品和价格等多个领域共33种常见违法行为,开展“信用+执法”渐进式监管工作。通过运用行政指导、信用承诺、责令改正、失信惩戒、信用修复等梯次信用监管工具,指导经营主体主动纠正违法行为,增强信用合规意识,促进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
  以风险为导向,强化事前靶向指导。该局综合全区经营主体特点和日常监管实际,认真梳理经营主体常见的违法风险点,编制《铜陵市义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信用+执法”试点工作合规指导清单》,详细罗列价格、食品、电子商务及广告等多个领域内易高频发生的违法行为及合规要点,为经营主体提供靶向性经营指导。清单中增设不合规典型案例,帮助经营主体识别违法风险点,提前警示,从源头上预防违法违规行为发生。
  以清单为标准,强化事中渐进监管。该局制定“信用+执法”渐进式监管工作流程图,明确监管流程,指导基层人员按图实施监管。通过事前梳理风险点,编制《行政提示清单》和《渐进式监管触发清单》。对存在《行政提示清单》内违法倾向的经营主体,下达行政指导建议书,督促其合规经营;对触发清单内A类(轻微且未造成严重后果)的违法行为,采取签署信用承诺书的方式,督促经营主体履行承诺后免予行政处罚,帮助其保持良好信用记录。对一般案件,综合考虑行为后果、社会影响、主观状态及信用水平,结合整改效果合理确定罚款数额,避免“小过重罚”,体现执法力度与温度。
  以信用为要素,强化事后跟踪服务。该局推行“三书同达”制度,在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时同步送达《信用修复告知书》和《行政合规建议书》,指导企业修复信用并完善合规管理。开展信用修复提速行动,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在最短公示期满后主动提示并专项指导修复。截至目前,义安区已设立10个信用修复驿站,修复行政处罚信息12户,移出经营异常名录240余户;开展信用合规指导152户次,下达行政指导建议书46份;通过签署信用承诺书免予行政处罚23件,涉及金额8.6万元。办理减轻行政处罚案件3件,金额5万元。
  铜陵市市场监管局负责人表示,该局将进一步推进“信用+执法”渐进式监管,统筹法理情、把握时度效,实现信用监管与行政执法“双轮驱动、同向发力”,助力信用合规建设迈向更高水平,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经营主体活力。

□童 轩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