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监管赋

《中国市场监管报》(2025年03月22日 A4 版)

  夫民为邦本,食乃民天。昔者神农尝草立五谷之基,后稷教稼开万世之业。今我华夏,食肆林立,市井熙攘,食安大治,物阜民康。粮仓丰盈,蔬果鲜洁,肉禽蛋奶,皆合规度;监管如铁,法网如织,溯源可追,民心可安。此乃盛世之象也,遂作此赋,以彰监管之要,以固社稷之基。
  稽古食政,肇始轩辕。昔伊尹负鼎说汤王,以五味喻治道;周公制礼定周官,列膳夫明职司。《周礼》详庖人之责,辨六畜八珍;《吕览》载本味之说,究调和之理。汉唐以降,制度日臻。唐律疏议立市司,禁脯肉腐败;宋会要典定榷场,查私盐伪茶。至若《天工开物》载五谷精粹,《饮膳正要》述养生秘要,皆显先民智慧。
  今承古制,法治昭彰。中央颁食品安全法,立四梁八柱;地方定实施细则,织经纬罗网。观其要义,首推预防为主:建风险评估之制,设监测预警之网。次重全程管控:自田园至餐桌,环环相扣;从原料到成品,节节相连。更有严惩重典:十倍赔偿护权益,终身禁业儆效尤。犹记丙申岁修法,增条款五十又八,可谓“史上最严”。
  工欲善事,必利其器。今以科技赋能监管,铸就火眼金睛。快检车驰骋乡野,三十分钟验农残;大数据贯通云端,千里之外溯源头。区块链技术,令物流信息不可篡改;分子探针法,使致病菌群无所遁形。昔者苏轼辨注水肉,需静观渗滴;今人手持光谱仪,可立判真伪。更见“互联网+明厨亮灶”,百万餐厅实时现;“AI厨师长”智能监控,违规操作即时警。
  万家灯火,食事为天。校园“营养午餐”工程,惠及千万学子;老年“助餐服务”体系,温暖空巢夕阳。贫困县“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溢价增收;社区“食品安全屋”,快检服务便民暖心。菜市场升级智慧农贸,大屏幕实时公示信息。外卖平台推行“封签制”,小标签守护大安全。此皆“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之生动写照。
  单丝难线,独木不林。食安非独政府之事,共治乃需万众同心。行业协会立标准,龙头企业树标杆。消费者持“随手拍”,成百万监督哨;志愿者组“银发团”,布城乡宣传网。媒体辟谣止讹,学者解疑释惑。犹记戊戌年某乳企事,网民群起而攻,舆情倒逼整改。此正孟子所谓“民为贵”之现世注脚,亦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之有力诠释。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高校设食品工程学科,育专业人才;职教开烹饪检测课程,授实操技艺。监管队伍纳贤才,硕博占比节节攀升;企业质量负责人,持证上岗十有八九。定期举办技能大赛,状元可获“五一奖章”;常态开展国际交流,学者频登世卫讲坛。昔日韩愈“师说”育人才,今朝产教融合树栋梁。
  古法新用,历久弥新。昔者孔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今解为操作规范;陆羽《茶经》辨水品器,今化为生产标准。老字号同仁堂“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成行业圭臬;金华火腿“三签清香”古法技艺流传,入非遗名录。更见端午粽香申遗成功,豆腐制作技艺远播海外。此非唯技艺传承,实乃文明延续也。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中国标准对接国际,CCFAC(食品添加剂和污染物法典委员会)会议频传佳音;“一带一路”食品互认,中欧班列满载珍馐。援非专家组传技,热带大陆飘中国豆香;自贸港政策利好,海南岛设全球品鉴中心。当此百年变局,我辈既守传统饮食文化之本,又秉人类命运共同体之念,开合作新篇,创共赢格局。
  瞻望前路,豪情满怀。量子检测技术方兴,纳米包装材料待用。可追溯体系将覆盖全产业链,智能传感器能预警微生物菌。更期全民食育普及,稚子皆知营养搭配;企业诚信蔚然成风,商贾俱以质量为尊。届时纵览神州,百姓啜饮无忧,笑谈人间至味;宾朋往来四海,盛赞华夏美食。如此,则监管之功成矣,黎元之幸甚矣!
  赞曰:鼎鼐调和,关乎社稷。法网恢弘,科技助力。古今相承,中外共济。食安中国,民生永续!

□江西省宜春市市场监管局 周常青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