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项举措构建校园餐饮安全屏障

——山东省滨州市市场监管局探索校园食品安全治理创新实践记
《中国市场监管报》(2025年03月25日 A2 版)

  近年来,山东省滨州市市场监管局在校园食品安全监管中,以制度创新为核心,通过责任体系重构、监管模式优化、社会力量协同三方面举措,构建校园食品安全治理新格局,形成“全链条把控、全过程监管、全社会参与”的食品安全防护体系。

责任体系重构:织密立体监管网络
  《滨州市中小学生集中就餐饮食健康管理条例》经山东省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批准公布,自今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行。《条例》创新性构建起“学校—供餐单位—托管机构”三方责任体系,明确食品采购、加工、配送等全流程操作规范,为中小学生饮食健康管理筑牢坚实的法治根基。
  将学校食堂及其承包经营企业监督检查纳入2025年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检查计划,聚焦高风险区域与薄弱环节,锚定监管重点和方向,推动监管资源实现靶向精准投放。
  联合行政审批部门建立校外托管机构联审机制,通过山东省协同监管系统实时共享校外托管机构新设和经营范围变更数据至教育、卫生健康等部门,构建“前端准入—中端监管—末端执法”的全链条协作模式,消除校外托管食品安全监管盲区。

监管模式优化:实施全周期精准治理
  创新市、县两级联动检查机制,组建10支跨部门专项检查组,对886家供餐单位开展解剖式检查,锁定食材存储不规范、餐具消毒不达标等隐患,创新建立“检查—反馈—整改—复核”闭环机制,整改完成率100%。
  抢抓开学季关键节点,两周内完成全市学校食堂风险隐患排查工作,检查数据100%录入“智慧餐饮”APP,提前完成省局春季开学检查任务。建立校外配餐单位动态管理台账,重点监控食材溯源、加工运输等关键环节。
  开展校外托管机构百日攻坚行动,通过制定实施方案、召开工作会议、摸排经营信息台账等措施,构建“建档—发证—巡查”三个阶段递进监管体系。联合行业协会拟定《校外托管机构食品安全管理规范》团体标准,明确场所分区、餐具消毒等10项团体指标。

社会力量协同:构建多元共治格局
  严格落实《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监督的指导意见》,组织292家学校及供餐单位开展“安全体检”自查自纠,建立问题清单管理制度,确保整改到位。
  构建“主流媒体+新媒体”宣传矩阵,在主流媒体刊发一系列专题报道。开展“校园食品安全你我同查”活动,发动地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家长代表等参与学校食堂及供餐单位实地检查。
  督促学校成立膳食营养与食品安全管理委员会,吸纳师生、家长代表参与食材采购监督,定期收集整理师生、家长对食堂的意见与建议,提升“即诉即办”工作质效,及时解决食品安全消费诉求。

□郝子祎 李 娜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