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创新活力 赋能高质量发展

——浙江省市场监管部门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体系建设工作一览
《中国市场监管报》(2025年04月25日 A2 版)

杭州临平:助力外向型企业筑牢创新保护屏障

  本报讯 4月22日,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市场监管局联合区民营企业协会举办临平区企业国际化发展知识产权专题沙龙,汇聚知识产权专家、法律顾问及金融机构代表,为辖区40余家外向型企业搭建起应对国际化挑战的专业化交流平台。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合伙人在演讲中指出,企业跨国经营需系统防范知识产权风险,并通过对跨境电商侵权诉讼、海外并购专利纠纷等典型案例的剖析,提出应建立复合型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一方面灵活运用巴黎公约、《专利合作条约》(PCT)等国际协定构建专利保护网络,另一方面需精准把握不同法域制度差异,通过权利要求布局实现技术成果保护期限的延展。
  本土企业代表在研讨环节分享了实践经验。浙江春风动力企业代表介绍了提前布局海外知识产权保护的实战经验,强调核心技术专利需超前市场进行申请。杭州安杰思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深耕海外市场14年的医疗器械企业,披露其通过知识产权保护嵌入研发流程、构筑外围专利矩阵等系统性策略,成功实现海外业务营收占比达52%的突破。面对企业普遍关切的跨境融资难题,金融服务机构代表现场解读架构筹划、备案辅导、境外融资等“一站式”服务,为企业降低融资成本、优化资金链提供解决方案。
  据悉,临平区持续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体系建设成效显著,由区市场监管局搭建的知识产权“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已形成政策咨询、预警分析、人才培育等服务模块。截至2024年底,全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5257件,有效商标注册量9.1万余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122件。下一步,该区将通过组建专家智库、建立风险联防机制等举措,切实提升企业国际市场竞争中的风险防控能力。

□徐笑飞 陈加才



杭州高新区(滨江):打造引领型高质量知识产权示范区

  本报讯 4月21日,浙江省杭州高新区(滨江)2025年知识产权宣传周启动仪式暨知识产权工作推进会在智慧e谷举办。本次活动以“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为主题,顺应人工智能等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趋势,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2024年,杭州高新区(滨江)以法治化、数字化、国际化加速推进知识产权强链增效,努力打造全国引领型高质量知识产权示范区,知识产权工作多点“开花”,全面“结果”。其中,专利授权量18385件,发明专利授权量8766件,位居全省第一;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856.4件,是全市的5.9倍,全省的13.4倍,位居全省第一;高价值发明专利25382件,同比增长18.07%,占全市的32.38%,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467.4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819件,占全市PCT申请量的33.43%,位居全省第一;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额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中国外观设计金奖实现零的突破,首次入围全球知识产权领域最高奖项;3个项目入选省知识产权“微改革”创新试点,创建全省首批数据知识产权生态试验区,设立全省唯一的创新管理知识产权国际标准推广中心,获建首批省物联网产业专利密集型产品培育基地。
  活动现场,杭州高新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揭牌成立,该公司由杭州高新区(滨江)科创集团与专业服务机构共同筹建,旨在探索实现“政府引导、可持续市场化运营”的知识产权运营新模式,提升知识产权运营整体效能。活动还发布了《2024年度杭州高新区(滨江)知识产权发展报告》《数据类商业秘密刑事司法保护指引》及杭州高新区(滨江)数据知识产权十大案例,案例涵盖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全链条,包括数智医疗、数智生态、数智通信、网络安全、电商直播等多个行业领域。

□李倩茜 张丽清



永康:构建知识产权“一站式”联办维权服务新模式

  本报讯 近年来,浙江省永康市积极创新构建知识产权“一站式”联办维权服务新模式,取得成效。永康(五金)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通过资源整合、服务提速、成果转化,为中小企业注入创新动能。截至目前,全市注册商标超11万件,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3个、省级专利导航项目3个,门业、杯壶产业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资源整合,构建协同保护新格局。创新建立“1+4+10+ N”联动体系,以快速维权中心为核心,联动4个基层站点(共享法庭、检察办公室、调解委员会、警务联络站)、10个基层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站,及市场监管、公安、海关等N个执法部门,开展专利、商标等综合执法,实现纠纷快速化解。设立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集成专利申请、质押融资、海外维权等10大类服务,累计办理业务1200余件,群众满意度达98.2%。组建10名专职预审员及技术、法律专家库,累计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专业指导527人次。
  数字赋能,打造快速服务新标杆。开通国家专利审查专网专线,建立“优先受理—智能预审—快速授权”机制,外观设计专利授权周期从4—6个月压缩至3个工作日。设置自助检索、业务办理等5大功能区,引入中国专利智能检索系统使用权限,开发“一键备案”“风险预警”等线上模块,实现知识产权业务流程化办理。快速维权中心运行以来,已完成快速预审服务企事业单位备案352家,企业提交专利快速预审申请853件,获得授权613件,实现预审通过率96%。
  融合创新,激发产业升级新动能。依托长三角五金研究院等平台建立共享“专利商标池”,形成“异地研发、智造在永”创新生态,累计授权永康五金商标企业67家、产品107款。创新“专利+商标”混合质押融资模式,与当地商业银行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合作,创新推出“知产贷”等特色金融产品,2024年质押融资金额达50.52亿元,惠及企业183家。

□朱晨露



嘉善:开展重点企业质量标准与知识产权精准服务

  本报讯 为深化“三进三问三解”助企服务,浙江省嘉善县市场监管局设立高质量发展服务专员,开展重点企业质量标准与知识产权精准服务,助推高质量发展。
  明确责任分工,实现多元化赋能。由所(分局)联合辖区镇(街道)工办联络员,设立高质量发展服务专员。服务专员承担政策法规宣讲员、企业需求调研员、攻坚克难指导员三重角色,通过举办讲座、实地调研等方式,为企业解读政策、摸查情况、解决难题。在调研中,深入了解企业知识产权和质量标准现状,收集需求与问题,协调各方资源,为企业量身定制解决方案,助力企业突破发展瓶颈,实现多元化赋能。
  瞄准重点企业,实施差异化策略。精准锁定640余家重点服务对象,依据不同企业的发展阶段和行业特性,制定差异化服务策略。对于拟上市企业,着重协助其完善知识产权和质量标准体系;对于专精特新企业,助力挖掘技术优势、加强专利布局,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进而提升企业在细分领域的话语权和市场竞争力。
  丰富服务内容,推动精准化对接。为实现服务精准化,建立“一企一表”需求清单制度,涵盖质量奖获取、标准制修订、专利申请与授权等信息,对企业需求进行详细记录和分类管理,以便提供针对性服务。针对某企业专利申请难题,协调专业机构指导,提高申请成功率,实现服务与企业需求的精准对接,切实满足企业发展需求。
  严格工作规范,保障高效化服务。在服务过程中,坚持以成果为导向,制定切实可行的服务方案,避免形式主义。由所(分局)联合镇(街道)工办组建9支专业服务团队,合理安排走访服务进度,保证全年对重点企业的走访不少于1次,并建立严格的进度上报机制,确保工作动态及时掌握。严守工作纪律,落实基层减负要求,保障服务高效开展,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俞芷歆



海盐:首单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落地

  本报讯 近日,在浙江省海盐县市场监管局的积极推动下,海盐吉龙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其拥有的“印刷机烫金机设备维修故障率分析数据”“分切机维修故障率分析数据”两项数据知识产权进行质押,成功向海盐农商银行百步支行融资500万元,这也意味着海盐县首单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正式落地。
  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是以企业合法拥有并取得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的数据作为质押物的一项新型融资方式,是数据资产化的全新探索,也是进一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将“知产”有效转化为“资产”的重要举措。
  海盐吉龙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此次质押融资的数据知识产权,是其在印刷、烫金、分切设备智能化运维领域多年积累的行业资源。通过对设备运行数据的深度挖掘与分析,企业可精准预测故障风险、优化维修策略,帮助客户降低设备停机损失,形成差异化市场竞争力。
  “数据也能‘贷’动发展,这让我们对技术深耕更有信心。通过数据获得贷款,更体现了数据知识产权的市场价值认可度。”海盐吉龙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海盐县市场监管局积极引导企业增强数据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鼓励企业开展数据知识产权运用实践。该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深化政银企协同机制,围绕辖区特色产业,推动更多企业挖掘数据资源价值,助力更多企业释放数据要素潜能,为海盐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王浩恺



衢州衢江:加强知识产权服务标准化建设

  本报讯 近日,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与知识产权出版社签订全省首个区县级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深化政企合作。近年来,衢江区以知识产权服务标准化建设为牵引,创新构建“6+X”增值服务模式,承接知识产权相关省级试点3项,2项专利导航获省级立项。
  构建标准化服务体系,夯实创新发展根基。创新建立“专利+品牌+质量+标准+商业秘密+政策”的“6+X”服务架构,集成部门协同、金融服务等12大功能模块,打造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去年以来通过“一窗受理、全链贯通”服务机制,累计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咨询服务100余次,服务效能显著提升,实现创新要素全流程闭环管理。
  健全动态化体检机制,精准赋能产业升级。采用“中心驻点+上门问诊”双轨服务模式,建成衢州市首家县域知识产权体检中心。创新构建“科创成果力、专利质量力、持续增长力、创新转化力、人才建设力”五维评价体系,组建专业化服务团队深入重点产业链,开展定制化诊断。截至目前,已为17家企业深度“体检”,出具专项分析报告,提出优化建议100余条,有效提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能力。
  创新市场化转化机制,释放知产价值潜能。深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改革,构建“政策引导+金融创新+企业主体”服务体系,2024年全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达48.94亿元,兑现奖补资金448.8万元,同比增长120.7%,惠及企业56家,同比增长55.6%。深入实施“杜泽茭白”标准质量提升试点项目,制定推广《杜泽茭白》(T/QSJX 005—2022)团体标准,规范种植流程与品质指标,实现“杜泽茭白”直供盒马鲜生,茭白3年内产值翻番。

□黄文强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