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使黑夜降临也有预感星星的勇气

——读肯·威尔伯《恩宠与勇气》有感
《中国市场监管报》(2016年04月14日 A4 版)

  肯·威尔伯的《恩宠与勇气》一书并不厚,将序、跋合在一起,不外乎415页,但其内容却异常波澜壮阔,阅读它的过程更可以用惊心动魄来形容。
  女主人公崔雅美丽而充满智慧,她热衷环保、公益,与威尔伯一见钟情,两人在相识4个月后决定结婚。但悲伤的是,在婚礼10天后的一次体检中,崔雅被确诊患了乳腺癌。在历经恐惧、愤怒、悲伤等各种情绪宣泄后,他们决定共同面对,一起承担命运带给他们的困厄。
  本书翔实、真诚地记录了他们此后5年间共同生活的历程,书中大部分的内容是关于崔雅与死亡抗衡的记录,可是,它又无时无刻不在诉说着爱情。这对神仙眷侣,由初相识时灵魂誓死与共的欢愉,到面对病魔时各自的惊惧恐慌,崔雅的病,把他们同时推入绝境,受者悲苦,支持者疼痛。在患病之初,两人小心翼翼相互鼓励之后,他们也曾经历一段充满愤怒与憎恨的时期,威尔伯将一团糟的生活和自己完全失控的状态全部归结于崔雅,而崔雅又对自己患病的境遇充满了愤怒、抱怨和质疑,他们相互伤害、痛恨,责备、攻击对方,共同陷于水深火热之中而无力挣脱。所幸,他们均是深具智慧并懂得觉醒的人,两人在心灵的成长中,消融了彼此关系中的负能量,从而升华出对对方、对疾病、对命运、对周遭世界的慈悲与智慧,彼此也成了对方最好的老师。威尔伯对崔雅不间断服侍,激发了她强烈的感恩与仁慈之心,而崔雅回报给威尔伯的爱,也使他的生命达到了饱和,他们之间的关系,在这5年的磨炼之后趋近圆满,若珍珠莹润,光泽遍布。
  在患病至死亡的5年中,崔雅经历了3次复发,在接受化疗、放疗等一系列治疗失败后,她开始接受手术。当手术仍无法阻止疾病进攻的步伐,她又勇敢尝试各种非正规的治疗方法。无论治疗过程多么艰难,带给她多少痛苦,崔雅都以乐观坚强的姿态迎接,不曾有任何抱怨。在借助现代医学手段治疗之外,崔雅从未让自己灵性的成长停滞,她通过坚持不懈的静修,使自己平静接受疾病,并从中探索出活着的意义。她说,自从学习与癌症为友,学习与提前到来的死亡和痛苦为友,她开始学会接纳真相和人生的本然。愈是接受了生命中的哀伤、痛苦、磨难与悲剧,愈是得到了内心的安宁。因为意识到了随时可能出现的死亡,她学会了更用心地活下去。她也最终悟出,使生命具备意义的途径,便是去爱,爱亲朋好友,爱所遇到的每一个人;去分享,分享自己病中所得,使别人少走弯路;去帮助,尽可能向那些需要的人伸出援手。在崔雅这里,疾病已不再是病,反而成为她学习与超越的媒介,一切的痛苦与折磨都成了她走向人生彼岸的力量,她终以清醒坚强的人生态度,救赎了自己。
  在《恩宠与勇气》中,威尔伯特别用一个章节,讨论“疾病的隐喻”。在《被意义定罪》一章中,他说,一个病人,必须面对两种不同的存在,一种是疾病本身,一种是社会或文化赋予那个疾病的批判、价值观和各种意义。只有病人,才会发现人们为疾病赋予了很多价值判断,比如淋病被视为道德上的疾病,使人背负沉重的枷锁。社会眼中的病态,往往比疾病本身更具破坏性。只有当人们对某种疾病持慈悲与理解,那么这个病就不再被谴责和诅咒,而更具有宽广的治愈与复原的过程。这种探讨与追问,使本书在疾病与哲学之外完成了一个质的超越。
  整本书的结构以威尔伯的叙述与崔雅的日记相交替,自成一体,宛如站在时光隧道中的一对眷侣,以思想对话,以灵魂互望,又将智慧之光,慷慨分享人间。

□冯 娟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