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三种力”成就好文章

《中国市场监管报》(2016年07月28日 A4 版)

  作为基层的一名通讯员,在刚开始笔耕时常有这样的苦恼,为什么同一件事情有人可以把它写得很精彩,自己却不能呢?后来经过多年的磨炼,笔者渐渐认识到新闻写作要把握好“三种力”,即敏锐的洞察力、精选素材的决断力、写作技巧的掌控力。掌握了这“三种力”,就能在新闻写作上取得可喜的收获。
  首先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许多基层通讯员常常慨叹没有新闻可写,其实新闻就存在于工商、市场监管部门履行职责的点滴工作中。比如从登记窗口工作人员加班加点为民服务的现象中,可以挖掘出商事制度改革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的新闻故事;从企业申请移出经营异常名录的现象,可以挖掘出信用联合惩戒发挥威力的新闻故事。笔者认为,透过现象去发现新闻的大背景、大主题,是基层通讯员应当努力培养并具备的一种基本新闻素养。
  其次要有精选素材的决断力。一般来说,在写新闻稿时,辛辛苦苦搜集的第一手素材往往比较多,有时难以作出取舍。这时候,就应当果断地去粗取精,把最好的素材留下来,用以突出主题,感染读者。比如,今年4月份,我在写《莆田:处处受限让失信者感到“痛”》这篇新闻时,大量素材摆在眼前,总觉得哪个都重要哪个都有意义,这时问题就来了,哪个素材都想用的后果是造成稿件主题模糊,反映问题凌乱。意识到这个问题后,我重新整理思路,果断确定围绕“失信惩戒打在‘痛点’上,守信激励奖在‘面子’上”这个主题,从先前准备的素材中精选了失信人员处处受限、守信人员赢得荣誉受到种种礼遇两个新闻素材,最终写出简短的新闻稿件,刊出后得到了读者的好评。
  最后要有写作技巧的掌控力。写作新闻要讲究技巧,可以在情节上做适当处理,如运用倒叙等手法,先卖一个关子,或者用一个比较有吸引力的现场来开局,通过“特殊性”揭示“普遍性”,给读者“不一般”的感觉。同时,在语言运用方面,应当追求新闻语言“准确、凝练、形象、生动”的效果,让读者不用花费太多的精力,在较短时间内就能读懂新闻所要表达的意思。

□福建省莆田市工商局 曾茂盛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