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涪陵:让农村经济驶入快车道
重庆市涪陵区龙潭镇山清水秀,农产品丰富,素有“粮仓”之称。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农产品销路不畅,严重制约了该镇经济发展。近年来,重庆市工商局涪陵区分局龙潭工商所通过“电商+乡村旅游”这一模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农耕活动好热闹
“爸爸真笨,插秧插得那么慢,叔叔超过你好远了。”
“加油!加油!”
7月5日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插秧比赛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现在已是7月,稻田里的秧苗长得要冒过田坎了,怎么还有人在插秧呢?”
原来,这并非插秧比赛,而是重庆市涪陵区龙潭镇为城市居民体验农村劳作而精心设计的乡村游活动。前来感受农耕快乐的城里人都是通过“网上村庄”这个电商平台获得信息前来的。
当天,在涪陵区龙潭镇先锋村,一场以感受农耕生活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游活动正有序地进行着。
在摸鱼活动现场,几十名游客同时在一块水田里抓鱼,上百人站在田坎上围观,场面热闹。在浑浊的水里摸鱼难度较大,所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人借用捕鱼网、竹竿等工具,有人则徒手摸鱼。
在草莓种植场,草莓大棚里人头攒动,不少游客一边采摘一边品尝草莓。不一会儿,大家就摘了满满一袋。
当天,参加活动的共有从重庆市区自驾车而来的320名游客,他们不但体验了有趣的插秧活动,还将当地“网上村庄”服务站收集的土鸡蛋、新鲜蔬菜、野竹笋等农产品抢购一空。加上餐饮住宿,仅一天时间,龙潭镇就实现近16万元的经济收入。
农村经济迅速发展
“我前几天在山上挖的野兰花,今天以每株20元的价格,不到一个小时就卖完了。”先锋村留守老人陈芳说。半个月前,一名“网上村庄”的电商联络员告诉她,有人在电商平台上申请购买野兰花,建议她去挖一些。陈芳将信将疑地去山上挖了20多株,没想到卖了400多元。
据龙潭“网上村庄”服务站负责人杨光燕介绍,当天,农民通过展销,将自己的家禽、兰花、土豆等土特产直接卖给游客,实现交易额3.5万元。另外,一些游客主动向土乡货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订货,当天的网上订购额达4.5万元。
工商部门着力推动
“作为市场经济发展重要的推动者,工商部门必须充分利用当前国家扶持发展小微企业和支持农村电子商务等扶持政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龙潭工商所副所长张伟说。
据他介绍,近年来,涪陵区工商部门重点扶持电子商务行业,支持创业者创办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通过网上交易,搭建农民与城市消费者之间的桥梁;通过推进农村电商与电商大户合作,争取各级政府在资金、场地、技术、配套设施等方面的支持;指导电商和乡村旅游行业增强品牌意识,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对电商平台上的宣传严格把关。比如,网上出售的是“增福土鸡”,必须是来自涪陵区增福乡养殖的土鸡。张伟说,农村经济必须做特色项目,实现品牌制胜。另外,工商部门对电商平台定期监测,严防网上出现违规交易,确保农村电子商务和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
□文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