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企村为万州农民致富添信心

《中国市场监管报》(2016年08月19日 A2 版)

  本报讯 8月的重庆市万州区白土镇大林村艳阳高照,水稻田里绿油油一片。看着长势喜人的水稻,村民谭在康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据了解,大林村地处海拔1000米的偏远山区,由于交通不便,大林村曾是一个贫困村。村里的大部分年轻人迫于生计纷纷外出务工,只有老人和孩子留守村落。“大林村虽然偏僻,但自然条件好,水稻种植历史悠久,颇负盛名。”村民陈光艾说,“每年水稻成熟时,周边不少的人都会来村里收购大米,但价格往往不尽如人意。”
  为发展当地特色产业,带领村民脱贫致富,万州区工商分局主动联系当地政府,协助村民创办微型企业,发展当地优势产业,改变大林村贫穷面貌。该分局引导村民建立健全管理制度,采取“村委+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微企”模式,为村民提供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助力微企村发展驶入快车道。“我们协助大林村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功注册白土人头寨商标,让当地特色农产品大米在市场上挺直了身板。”该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以前我们大米的销售价格是每公斤4元,自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以来,大米的统一收购价格是每公斤11元,而且合作社还为我们提供种子、肥料以及种植技术指导,让我们对种植水稻更有信心了。”村民孙玉华说。
  经过3年发展,如今大林村已发展微型企业45家,带动700名村民增收致富,成为当地有名的特色农业微企村。全村人均年收入达1.9万元,水稻种植面积由原来的500亩发展到现在的7000亩,年产值超过0.4亿元,白土人头寨大米远销广西、上海等地。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扩大规模,投资300万元购买去石机、剥壳机、筛米机和打包机等设备,建立仓储库,提高白土人头寨大米的品质及市场竞争力。”村民陈光艾话语中充满了信心。

□吴 韬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