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寄生” 立志创新

长兴电子电容企业勇向自己“动刀”

《中国市场监管报》(2016年08月19日 A4 版)

  本报讯 近日,位于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的浙江长兴电子厂有限公司与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签署合约,一个名为嵌入式射频模组基板工艺开发与生产的项目进入了工信部的工业强基项目清单。
  按照长兴县的产业路线图,浙江长兴电子厂有限公司年初就开始了大刀阔斧的转型。企业彻底抛弃了之前30多年赖以生存的薄膜电容器产品,将重心转向军工及通信类产品。这家几乎与长兴电子电容产业同时成长起来的企业,这回又成了产业里带头向自己“动刀”的企业。
  长兴电子电容产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集群规模,该县曾被誉为“中国节能灯电容器之乡”。繁荣的背后,现实的问题让产业陷入发展的泥潭。据悉,去年该县电子电容产业实现工业产值12.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产值8.3亿元,只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总量不到1%,同时绝大部分企业为外地的节能灯配套,终端产品匮乏,属于“寄生虫式生存”。
  长兴县有关部门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于今年5月出台了《长兴县电子电容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着力在产业规模、创新能力、产品升级、管理提升等方面求得突破,力争通过3年时间,将电子电容产业打造成30亿级产业集群,实现全行业整体升级。
  浙江长兴电子厂有限公司这个投资1.8亿元的大项目主要生产多层陶瓷基板,计划12月进入试生产阶段,项目全部达产后将实现年销售收入2.85亿元。
  与浙江长兴电子厂有限公司一样,长兴华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也走在了转型升级的前列。在企业的生产车间内,投资1000万元引进的3条新生产线刚刚进入生产,仅这3条生产线每年就能增加近7000万元的销售额。“我们没有完全放弃节能灯电容器市场,而是增加了配套产品的生产,走高端产品研发的道路。”企业副总经理柯云表示。
  据悉,目前长兴已有12家电子电容企业被列入示范企业,共排出技改项目30个,涉及技改资金11.5亿元。为鼓励企业加大有效投入,该县对电子电容企业新建、技改项目予以奖励,同时将在企业上市、人才培养等方面出台鼓励政策。

□胡常轩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