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服务做细 把监管做实
北京燕山“微型工商所”服务监管大舞台
本报讯 “燕山作为特殊地区,没有下属工商所。我们希望通过打造‘微型工商所’,拉近与群众的距离,更加便利于市场主体,同时也希望能够更好地凝聚各协作部门的力量,把服务做细、把监管做实。”日前,北京市工商局燕山分局局长张新介绍创建“微型工商所”的初衷。
基于这一初衷,燕山分局开始推行执法力量下沉街道,并得到街道、社区和有关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4名执法人员和4名工商志愿者正式进驻街道,每周5个半天在街道办公,受理咨询、投诉、举报,依法调解消费纠纷,指导31个社区工商联络站开展工作;另外5个半天与其他执法人员一起进行执法检查,收集各类违法线索。同时,该分局聘请街道志愿者在执法人员检查期间,进行咨询解答和投诉举报初步受理。此外,该分局还建立信息流转机制,对于复杂情况与分局调度指挥中心对接,通过移动执法平台实现多种任务和执法单元联动,从而对复杂问题和突发事件做到快速反应。
前不久,执法人员接到志愿者信息称在燕山某商场前有部分离退休老年人集中乘车前往市区参加保健品咨询讲课。借助于“微型工商所”的联络协作机制,该分局紧急联合公安执法人员出动,15分钟后拦下两辆载有60余名老年人的大客车,及时劝解疏散并调查,避免老人上当受骗。“这种模式的启用大大提高了我们的反应速度。”一名执法人员说,“得益于这种机制,在紧急处理这起非法讲课事件时,从接到信息到组织两个部门执法人员到达现场仅用了15分钟。而在过去,通过政府部门之间流转需要1个工作日左右。”
不止于此,“微型工商所”集政策宣传、违法信息发现触角、数据交换中介、联合执法纽带等功能于一体,实现了市场监管与城市管理的深度融合,进一步理顺了关系,提升了日常监管效能。自“微型工商所”模式建立以来,该分局先后直接受理或分流消费咨询、投诉230余件(次),快速开展食药监、城管、教委、公安等多部门联合执法28次,发现违法行为线索32条(次),部门间数据交换达640余条(次)。
“自个儿家门口离得近,不止街坊邻居买东西遇上不痛快,爱上这儿来唠唠,企业商户办照、年报也有不少来这儿问的。”张阿姨笑呵呵地说,“我不懂的,小刘都知道。”张阿姨是街道的4名志愿者之一,她口中的小刘,是该分局入职刚满两年的工商干部。张阿姨说话时,小刘正拿着一叠《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准备去附近的商务楼进行宣讲。
入户进行法规宣传和咨询,每个“微型工商所”每周有2次。“我觉得做好普法宣传挺重要的,立案查处违法行为是手段,通过法规普及来减少违法行为的产生更是治本之策。”小刘说。据统计,燕山分局辖区上半年享受到送法律法规入户等便利服务的市场主体超过300户,有的通过提醒及时申请了商标续展,有的变更了经营范围,有的商户虽然被立案处罚了,却把工商干部和志愿者当朋友般看待。
“‘微型工商所’还在不断完善之中,我们将根据市场主体需求、市场监管要求和消费者呼声,继续在便利化服务、个性化服务方面下功夫。”张新说。
□王晓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