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金纠纷多 维修让人烦

——大连市甘井子区2016年度汽车消费投诉一瞥
《中国市场监管报》(2017年03月29日 A3 版)

  辽宁大连消费者李先生看中一款车,刚好某网站推出“一口价”活动,这款车的售价比市场指导价便宜近2万元。李先生当即付全款14万元订购了此车。
  付款之前,李先生与客服沟通,客服给予的回答是出厂60天左右的车允许参加活动,最终以4S店取车规定为准。
  去年11月20号,销售该车的4S店通知李先生来验车。但在现场,4S店表示不能提车,原因是此车不参加网站上宣传的“一口价”活动。但根据李先生所提供的网站信息,上面标明整车特卖“一口价”的车型、名称和颜色,李先生买的车型正在此活动范围内。
  网购汽车,却遭4S店拒提,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消协接到投诉后即刻开展调查。区消协认为,4S店应当履行交车义务,因为此事消费者已经与厂家签订购车合同,经销商不能以别的理由来推脱,具体事宜应当与厂家协商。后经调解,经销商承诺在限定日期前让消费者提车。
  这是日前甘井子区2016年度汽车消费投诉情况通报会暨车企集中约谈会上通报的一个案例。
  甘井子区是大连市汽车消费活动最为集中的地方,辖区内有奥迪、大众、本田、别克、雪铁龙、雷克萨斯等众多品牌汽车4S店,销售网点集中,汽车消费投诉多发,每年处理投诉量接近全市汽车消费投诉总量的60%。自2012年开始,甘井子区消协连续6年举办汽车通报会,实名通报上年度被投诉汽车销售企业“榜单”,在辖区汽车销售领域有一定的震慑力。
  此次通报会重点对甘井子区2016年度汽车消费投诉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分析,从监管职责角度专题讲述汽车销售行业存在的问题,剖析违法行为特征,解读相关的法律规定。
  据悉,2016年,甘井子区市场监管局共接到汽车消费投诉456件,同比上升66.4%;占全区各类消费投诉总量的10.5%;涉诉企业共95家,比上年增加12家,增幅为14.5%;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13.8万元。
  2016年度,当地汽车消费投诉比较集中和突出反映的问题有:定金、贷款、“三包”、维修、不履行承诺、质量、强制保险、旧车新卖、精品装饰等问题。

□本报记者 刘 莹 通讯员 罗原丽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