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美日韩“洋货”:你上当了吗?
浙江温岭市场监管部门提醒消费者购买“洋货”多留神
日前,代购化妆品、洋奶粉、进口零食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接受。“洋货”横行的市场上,催生了很多“代购商店”。而事实上,“并未张贴合法有效的中文标签”“不明就里的进货渠道”等已经成为众多“代购商店”的通病。这样一来,你购买的“洋货”可能不是真的洋货哦。
近日,从浙江省温岭市市场监管局传来消息,自2016年至今,该局已查处违规“洋化妆品”案件46件,其中大部分是销售未经批准或者检验进口化妆品的违法行为。
倒卖免税店化妆品该罚
“我就是去韩国玩的时候顺便带了一点热门化妆品,刚好自己开化妆品店,就放在自己店里来卖,以为韩国货会畅销一点,谁知道会被罚……”陈先生近日沮丧地说。
温岭松门的陈先生自己经营一家化妆品店,生意一直不是很景气。刚好今年2月份陈先生去韩国旅游,便从韩国仁川机场新世界免税店购进了20盒韩国“网红”品牌化妆品,放在自己的化妆品店出售以提升档次。不料,陈先生的赚钱计划还没实现,便被温岭市市场监管部门执法人员查获。
据了解,陈先生共购进pororo牌散粉、fasey护手霜、its skin牌化妆品20盒(分别为5盒、5盒、10盒);至4月案发,共销售11盒,经营额为885元,获利377元,剩余9盒尚未卖出,货值为840元。
根据《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第十六条规定,进口的化妆品必须经国家商检部门检验;检验合格的,方准进口。陈先生从免税店购进化妆品放店里转卖的行为属于销售未经批准或者检验的进口化妆品的行为。根据《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温岭市市场监管局对陈先生作出依法没收9盒尚未卖出的产品及违法所得,并处罚3540元的行政处罚。
“赚了300多元被罚了3000多元……”陈先生后悔不已,称自己法律意识太过淡薄,以后再不做这种赔了夫人又折兵的蠢事。
“美国米粉”来自“黑网店”
“纯正美国米粉,库存不多,欲购从速……”这是温岭石塘某孕婴用品商店门口悬挂的硕大广告宣传牌用语。
今年上半年,温岭市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进该店现场检查时,发现其所谓的纯正美国米粉外包装上均未标注中文标签,店主亦无法提供合法有效的检验检疫进出口证明。根据《食品安全法》规定,所有进口食品无论其包装上是何种文字,都必须在外包装上加贴中文标志,否则就属未经合法有效检验检疫程序的商品。执法人员当场对上述16罐库存奶粉予以扣押。
而当执法人员问起这16罐所谓的美国洋货米粉是从何而来,在店里又销售了多少罐时,店主的回答更让人大跌眼镜。
原来,为提高销量,店主于今年1月份以50元一罐的价格随意从杭州某网店购进了18罐所谓的Gerber品牌洋米粉。至于商品的进货来源、质量保障、品牌情况等,该店主是一概不知,也无法提供相关手续证明。当执法人员对杭州某网店进行后续跟踪时,却发现该网店早已关门大吉,店家也已跑路。
包装全是日文未必“高大上”
“这是我从温岭一家网店买的日本零食,因为未张贴中文标签,所以不知道这个货到底是从哪里来的……”温岭市某消费者近日拨打12315电话投诉时称。
温岭市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根据投诉,找到该家“日本零食专卖”实体店,发现该店面积不到30平方米,却随处可见白色恋人、美丽素等日本网红预包装食品,存放了满满一屋子,全部无中文标签。
据了解,店主女朋友在日本留学,时不时会带点零食回国赠送朋友,发现大受欢迎后,他便利用这一商机开设了一家网店,做起了赚钱梦。
根据《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九条规定,进口的预包装食品、食品添加剂应当有中文标签;预包装食品没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或者标签、说明书不符合本条规定的,不得进口。
执法人员根据《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当场对无中文标签的预包装食品进行扣押,并立案调查。
针对现在市场上进口产品越来越多,假冒伪劣产品中也开始出现大量“洋货”的现象,温岭市市场监管部门提醒消费者注意,在购买进口商品时要留心查验,进口商品应该贴有激光防伪的“ciq”标志,这是辨别进口食品真伪的最重要手段;所有进口食品无论其包装上是何种文字,都必须在外包装上加贴中文标志,中文标志上必须有产品名称、生产商和经销商等方面的详细内容。
□王晓星 林政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