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新闻故事

《中国市场监管报》(2017年12月26日 A4 版)

  最近几年,在我编辑的版面上,时常出现一种体裁:新闻故事。特别是《信用约束故事》专版的创办,受到社会各界好评和广大读者喜爱,令人欣慰。
  新闻学的根基和核心是一门讲故事的艺术和学问,新闻学传授的是寻找故事和写作故事的一门学问。北京大学新闻系主任吕艺教授在通讯员培训班上讲课时说,好新闻的标准就是把故事讲得精彩,故事讲精彩了,新闻就精彩了。
  近几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他还特别用了一句很接地气的话,叫要有两把刷子。在古代“刷子”就是指毛笔,形容一个人文章写得好、有文采。习近平总书记还曾在一份信息专报上批示:“讲好故事,事半功倍。”总书记一再强调写新闻要讲好故事,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去实践呢?
  新闻故事更多的是描述和展现,有时间的动感,有场景,有人物,有细节描写。这样的新闻克服了呆板、生硬、单调、枯燥的毛病,更吸引人、打动人、感染人,当然传播的效果就会更好。
  新闻媒体的基本任务是什么?就是要准确无误地传送信息。但是,传送信息只是完成了基本任务,更高目标应该是在报道里讲一个能渗入读者灵魂、打开读者心灵之窗的故事。通过讲故事传送信息,比单纯报道政策、观点,效果要好得多。我们用很大篇幅介绍38部门联合签署的《失信企业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合作备忘录》,老百姓记不住,企业记不住,但一篇小小的信用约束故事,让他们牢记了信用约束,牢记了“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需要指出的是,新闻故事与写小说是有本质区别的。新闻故事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符合报道要求;新闻故事必须是真实的,不能虚构;新闻故事要有内涵,要让读者思考蕴含在故事中的深刻意义。
  新闻故事这么好,为什么很多人不愿意去讲呢?新闻故事要求作者花比一般新闻写作多几倍甚至几十倍的精力,去核对事实、场景、对话等,以保证故事的完全真实。明明是半个小时可以搞定的新闻,非要用上一天甚至几天去采访和写作,不少人觉得麻烦而放弃了,而这恰恰是写好新闻要努力的方向。

□王国明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