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写好基层短新闻
作为一名市场监管战线最基层的通讯员,几年的文字工作,最大的体会就是累并快乐着。我们有时会在别人休息的时候看书看报,学习写作;有时会为了一篇通讯、一则新闻跑上跑下、忙里忙外;有时也会为了一个词语、一段话绞尽脑汁……但是,当自己写的文章发表在报纸上时,那种成就感和喜悦感便油然而生。
近年来,商事制度改革和市场监管改革不断深化,各种新的政策和法律法规相继出台,要让这些政策和法律法规“落地”,最重要的就是基层贯彻好执行好。其实,基层天天都有新闻,一些看似平常的工作,只要切题紧跟时代步伐,语言生动有力,就能写成一篇好文章,其中比较好的体裁就是短新闻。
写好短新闻要重视深入基层,了解现场发生的真实情况,收集各方面的信息,突出短新闻“短、快、活、深”的特点,客观反映基层工作情况,体现有效的宣传价值。
我在采写短新闻时一般采用五步法:通过各种渠道搜集信息,了解清楚当前要写什么;主动联系业务股室,深入现场采访;收集相关工作资料,延伸采访;找准新闻切入点,形成初稿;发单位工作QQ群、微信群征求意见,反复修改校对,形成定稿。
在深入基层采访中,收集新闻素材是写好短新闻的必要一环。要做到细心观察,留心工作中的每一件事、每一句话,认真地看、听、记、想,避免好的新闻素材从身边溜走。记得2015年1月4日,我下基层到局驻政务服务中心窗口,正好遇到80后的农民牟涛来办理营业执照,他的一句“国家的政策真好,我半个小时就当老板了”一下子吸引了我,我便与他细心地聊了起来,了解他是如何当上这个老板的。最后我以《半个小时当老板》为题写了一篇短新闻。稿子只有600字,但通过基层窗口快速办理营业执照这件具体的事情,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便民利民的大主题即跃然纸上,最终该稿件发表在《中国工商报》上,受到读者的好评。所以,好的新闻素材就在我们身边,需要细心挖掘。
写好基层短新闻,不是一日之功,也不是一时之热情,只要我们深入生活、贴近一线,热爱市场监管工作,热爱新闻写作,我们基层通讯员就有不一样的“价值”。
□四川省峨眉山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 张云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