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小豆腐” 守护“大民生”

湖州南浔全面整治提升豆制品行业

《中国市场监管报》(2018年01月12日 A4 版)

  本报讯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有豆制品生产加工作坊及小微企业82家,由于部分作坊企业生产条件不过关,对群众的食品安全造成隐患。南浔区市场监管局为此进行了为期半年的豆制品行业规范整治行动。截至去年11月底,南浔区27家作坊及企业关停转产。
  “在掌握原在册小作坊名单的基础上,我们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对全区现存豆制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微企进行了二次清查摸底,共摸底造册82家。”南浔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介绍。检查发现,当地不合格作坊和企业,其生产加工场所多数租用农民自建房,普遍存在控制食品质量能力低、环境条件差等问题。
  在摸清家底、全面排查的基础上,南浔区市场监管局做好“政策引导、合力推进”的文章,加强了与发改、卫生、环保、国土等部门的协作,共同召开了辖区全体豆制品小作坊业主大会,就南浔区豆制品小作坊整治提升方案及生产许可条件进行了详细的政策解读,对本次整治中,在规定期限内主动关停且自觉拆除生产加工设备的,给予一定补贴。同时,针对小作坊场地土地性质在申领营业执照方面条件不合法的历史遗留问题,与属地政府及土地管理部门进行了对接沟通,统一意见,为下一步对符合生产许可条件的小作坊整合提升打下了基础。
  “对豆制品生产量较大的南浔经济开发区,我们指导几家小作坊业主通过股份联合的形式,集中选点进行一体化改造,既降低了各家所要承担的租金标准,统一排污纳管,又便于统一布局和管理。”南浔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说。
  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整治提升豆制品行业的过程中,南浔区市场监管局创新食品小作坊整合模式,对纳入整合提升类的小作坊采取“龙头带动”“专业合作”等模式,引导其成立有一定规模的生产企业,着力打造“放心豆腐”特色品牌,引导行业通过技术改造提升小作坊的生产条件和产品质量,引导生产加工小作坊小企业联合做大、整合做强,促进传统产业健康发展。

□孙建新 沈永强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