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富群众脑袋 再鼓群众钱袋

清水农产品搭上互联网快车

《中国市场监管报》(2018年01月12日 A4 版)

  本报讯 近期,甘肃省清水县的刘洋、方毅、张华、陈章等高校毕业生在县工商局工作人员指导服务下,两个工作日内分别注册了陇康、小果大梦、集群E家、百酷等10余家电商公司,准备推介家乡的核桃、苹果、木耳等农特产品,带领乡亲走上创业增收之路。
  一年来,该县各乡镇工商所为辖区有文化、懂电脑、勤致富的青年农户上门服务,简化注册网店程序,引导其实施线上营销。截至目前,县内3万余名群众参与电商经营,各种农特产品搭载互联网快车销往全国各地,420户贫困农户直接增收近300万元。
  这是清水县领导主抓、部门作为、干部助力、全民参与、专家指导、媒体推广的结果,多措并举保障了电商扶贫工程顺利实施,助力“双创”升温提速。
  据悉,清水县将电商扶贫列为全县脱贫攻坚十二大重点工程之一,形成县乡村三级书记齐抓电商的领导体系,相继制定出台精准扶贫电商支持计划、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实施意见等相关政策文件。
  清水县工商局在扶持电商市场主体发展中,始终与扶贫工作深度融合,把“先富群众脑袋、后鼓群众钱袋”作为电商发展的主攻方向,主动出击、认真履责,通过向农户反复宣传、组织举办各类电商培训、打造电商扶贫示范村、开展电商+帮扶活动、筹办创业创新大赛等,使电商扶贫变得更接地气、更富有成效。
  经过各乡镇工商所和电商扶贫站联合培育指导,全县目前已简化注册网店微店1200多家,其中农民网店达800多家,成为群众增收脱贫致富的有力平台。全县电商销售额从2015年的1894万元增长到2017年年底的7000多万元。
  同时,清水县组织部门、工商部门和商务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党支部+合作社+农户+产业”电商扶贫的实施方案,并将帮扶干部指导所在村电商工作和帮助果农网销成效作为干部提拔使用、评先选优的重要依据,工商、质监等部门的干部主动当好电商业务的指导员、网络销售的宣传员、产品质量的监督员,带头学习电商知识,引导群众学网用网。
  目前,该县以10个电商扶贫示范村为中心,辐射带动全县近3万名群众融入电商扶贫产业链条,发动近8万名外出务工人员和1万名大学生积极参与家乡农特产品的推广销售,形成全民参与电商活动的热烈氛围。

□陈赟平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