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1984年起到皮蛋厂上班,就跟着师傅学习制作袁州皮蛋。他说,我会一直做下去,以后还有我的女儿、徒弟,传统工艺不会消失——
周国平:传承创新做“皮蛋达人”
在赣西,人们无论是自家小聚,还是走亲访友,都忘不了捎带几盒袁州松花皮蛋。因为这袁州松花皮蛋是凝集着百年历史的袁州特产,也是不少袁州人记忆中最亲切、最家常的美味佳肴。随着赣西旅游热的日益升温,不少观光客在吃了用原汁原味的老配方制作的袁州松花皮蛋后,赞不绝口,争先恐后地购买这款美味佳肴,馈赠亲朋好友,让更多人尝尝这正宗的老味道。目前,正宗袁州松花皮蛋的制作者就是被人戏称为“皮蛋达人”的周国平。
近日,我们慕名来到位于宜春市城区湛郞街道的宜春市袁州松花皮蛋厂采访“皮蛋达人”周国平。只见他正在仔细查看每一个“躺”在筐内的松花皮蛋。他那深情的目光,就像在凝视自己饱含心血孕育的孩子。
周国平从1984年到皮蛋厂上班,就开始跟随师父学习制作皮蛋。师父在把这门传统工艺手把手地传授给他时,郑重其事地说:“你一定要好好地学习制作袁州皮蛋!把这门传统工艺传承下去,这是我们袁州的骄傲,也是我们袁州的财富!”面对师父殷切的目光,他斩钉截铁地说:“只要我掌握了这门传统工艺,就不能白白浪费!我会让袁州松花皮蛋的传统工艺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品尝到这熟悉的味道!”从此,他认真学习,仔细钻研,苦练本领,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2002年,周国平下岗后,面临着改行还是坚守的问题。他不忘初心,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后者。他与妻子拿出多年的积蓄,再向亲朋好友多方筹措资金,创办了宜春市袁州松花皮蛋厂。
创业之初,困难重重,但周国平从未想到过放弃,而是苦苦地坚守、支撑。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和顽强拼搏,他把袁州松花皮蛋的名声“叫”得更加响亮。为此,他被当地评为首批8名“袁州工匠”之一。这一个个小小皮蛋的背后,有着多少鲜为人知的传承与变革的酸甜苦辣?
周国平向我们推介说,一个用足了功夫的袁州松花皮蛋,将它切开,蛋体晶莹透明,蛋白呈紫红或茶青色,并显现松花花纹;蛋黄凝而不固,横切面上由内向外依次可见同心轮状的天蓝、淡黄、深蓝、灰黑、茶青五色。吃上一口,满嘴清香。这才是最正宗、最本土的袁州松花皮蛋。
“我是按照传统工艺制作松花皮蛋,采用纯碱、生石灰、食盐、茶叶、植物灰等加工而成,仅仅腌制这一环节就需要50天的时间。”周国平说。他表示,新工艺采用烧碱使蛋白质凝固,制作时间大为缩短。如今市场上大部分松花皮蛋都是采用新工艺制作的。他补充道:“新工艺制作的松花皮蛋保存时间短,最多十天半个月。而传统工艺制作的松花皮蛋则存上一年半载都没有问题。”据报道,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袁州松花皮蛋传统制作工艺被列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又有订单来了,这是上海的,这是浙江的……客人说我们的皮蛋口味独特,比他们以前吃到的更好!”周国平通过微信与客人联系,客人的赞誉让他高兴不已。旁边的女儿周琳也在电脑上关注着自家网店上的信息,父女俩时不时地聊上几句。
周琳说:“我从小就爱吃爸爸做的皮蛋。他手艺很好。这么多年了,看他仍在努力,我很感动!所以我决定放弃在大城市的工作,回来和爸爸一起干。目前,我们主要是开拓电商销售渠道,让更多人品尝到正宗的松花皮蛋。”
“有些新余、萍乡的客人,经常开车来我这里买皮蛋。现在开网店后,有时订单来不及发送,顾客就天天打电话催货,让我们手忙脚乱。”周国平面带着笑容说。
如今,由周国平出任法定代表人的宜春市袁州松花皮蛋厂拥有“復顺和”及“高金茂”两个百年老字号,金字招牌为他抢占了一大片市场。眼下,一个占地20多亩的新松花皮蛋加工厂正在建设。周国平对传统工艺的前景充满信心。他说:“我会一直做下去,以后还有我的女儿、徒弟,传统工艺不会消失!”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新征程争创新局面。我们衷心祝愿“皮蛋达人”周国平的事业在新的一年越做越大!
□黄经华 陈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