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家风当颂扬

《中国市场监管报》(2018年01月27日 A4 版)

  家风这个词再寻常不过,但要准确地说出家风的含义并不容易。这世上有百家姓,也有百家风。国人的家风,是建立在中华文化上的集体认同,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文化风格。
  2016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说,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抓好家风,继承和弘扬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向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等同志学习,做家风建设的表率。
  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林则徐家喻户晓,他成长在一个志节清高的书香之家,父母的教诲以及林家忠孝、仁爱、勤俭的家风,使他形成了清正廉洁、勤奋严谨、亲民爱民的从政作风。从林则徐为官之日起,他就牢记父亲“不妄取一钱”的家教,父亲要他记住韩愈的话,辛劳勤俭,不要迷惑心智,忘记当初的艰苦。林则徐曾写过一副有名的对联,告诫后代要弘扬淡泊钱财的家风: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在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心中,红色家风是廉洁公正、摒弃私心。毛泽东给自己立下不少规矩,他曾说自己的“亲情规矩”有3条原则: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1949年8月,韶山解放了,毛泽东的堂弟毛泽连、表弟李云凤趁着秋收后的农闲,到中南海看望毛泽东。由于当时没有预售票制度,恰巧票源十分紧张,也因毛泽东的严禁徇私,亲戚3天才买到回程的车票。
  开国元勋彭德怀没有亲生子女,对待自己的侄子侄女有着深切的舐犊之情。然而,彭德怀对侄子侄女们在思想和生活上的要求又是出了名的严格。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全军的评衔工作由彭德怀总负责,彭启超在伯伯彭德怀的要求下压低了一级军衔。在返程的列车上,他打开了彭德怀写给他的一封信,上面写着:启超,你既为彭家人,就要遵守彭家的家风,那就任何时候都要清正、廉洁、诚实。老实人有时会吃亏,但从长远看,老实人不吃亏。想想那些为革命牺牲的人,你还会为肩上多一颗豆豆、少一颗豆豆烦恼吗?俗话说,近水楼台先得月,可从我这,得改改这个规矩,那就是近水楼台“不”得月。你也许一时想不通,但时间久了,你会明白伯伯的一番苦心,严是爱,松是害……读着读着,彭启超的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下来。
  1985年,习仲勋来到兴国县,在该县一户安排好的农家,他对当地陪同视察的同志说:“你们事先安排好了让我看的,我不看!”受良好家风的影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数十次到基层考察调研,到最偏远最困难的地方进村入户聊家常,他时刻关切的就是群众。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廖俊波更是用生命诠释着红色家风。1998年,廖俊波担任邵武市拿口镇镇长,年幼的女儿问:“爸爸,你是镇上最大的人吗?”廖俊波微笑着回答:“不,爸爸是全镇最小的人,因为爸爸是为全镇人服务的。”女儿上大学后,廖俊波成了南平市副市长,他告诉女儿:“丫头,要是有人问你爸做什么的,就说是个包工头。”
  这样的红色家风故事不胜枚举。家风好,家道兴盛;家风差,贻害社会。只有每一个家庭都传扬优良家风,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才能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这就要求我们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先辈红色家风,带头领悟红色家风的真谛,带头将家风与党风、政风、民风有机结合起来,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让红色家风永远闪耀在新时代。

□安徽省枞阳县市场监管局 章洋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