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新闻采写当刷新思维
微软公司CEO萨提亚·纳德拉在《刷新:重新发现商业与未来》一书中指出,为了迎接智能时代的挑战,实现个人自我刷新有三个关键步骤:拥抱同理心,培养“无所不学”的求知欲,以及建立成长型思维。
对于转战互联网的传统媒体,这三个关键步骤同样重要。作为新时代的新闻工作者,如何发挥传统媒体优势,运用互联网思维,写出用户实际需要、喜闻乐见的新媒体文章呢?
拥抱同理心,以用户关注热点为选题。互联网经营模式通常围绕用户需求,开展“精耕细作”后续服务。在发布一篇新媒体文章之前,作者应对其目标用户有个预期,以用户关注热点等社会问题为选题组织稿件,并注重话题的延展性,才能吸引用户点开文章并转载。
以《两会聚焦|市场监管领域,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改了啥》为例,正值全国两会审议《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组建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该文抓住这一重大热点题材,详细说明涉及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机构和职能,使得该文成为当季“爆款”文章。
培养求知欲,吸收行业领域专业知识。与传统新闻媒体相比,新闻网站发布的信息既有可能是网络新闻公司自我收集编采的内容,也有来自网络内其他用户、新闻编辑、新闻接受者的投递内容,新闻内容来源的途径十分广泛。
这需要网络新闻工作者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具备与新闻发布相关的专业知识,能够有效鉴别相关信息的真伪,而不是盲从。对于用户来说,从文章中能够获得有关知识,并形成一定知识的积累,是很多用户看一篇新媒体文章的初衷。
建立成长型思维,确保新闻真实性。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新媒体文章对时效性的追求和随时更新,容易给“虚假新闻”以可乘之机。互联网时代,确保新闻真实性十分重要。
以《广州警方摧毁“云联惠”特大网络传销团伙,发布通告喊嫌犯尽快投案》新媒体文章为例,作者以广州市公安局官方公告为基础,综合微博用户发布“云联惠”被查现场视频、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对“云联惠”公示等信息,由于信息源可靠,内容向广州市公安局、工商局核实过,在具备新闻的重大性的同时确保了新闻真实性。
相较大众传播,自媒体时代出现的“碎片化”“病毒式”传播乃至互联网带来的“去中心化”浪潮,无一不影响新闻专业主义的传播生态。网络新闻工作者应遵循“以人为本,开放、自由”的核心理念,满足不同特征、不同层次新闻接受者的需求,坚守最基本的新闻道德,杜绝虚假、色情、暴力等新闻信息的发布。
□倪 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