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让转企 跨县迁移 简易注销

——浙江台州商事制度改革十条新政惠民生
《中国市场监管报》(2018年08月24日 A4 版)

  “台州出台这样的新政,对老百姓来说是实实在在的便利。”徐小群感慨地说。他是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品韵茶典贸易商行的老板,之前一直为了店面迁移的事情发愁。没想到新政出台后,不但营业执照不用注销重新申领,更方便的是,一张身份证、一本营业执照就让她顺利把店从椒江迁到了台州高新区。8月10日上午,在浙江省台州市行政服务中心大厅,台州市委常委、副市长芮宏为首批5家单位颁发了新版营业执照,台州市椒江品韵茶典贸易商行就是其中一家。这也是《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试行)》发布以来的政策落地之举。
  7月26日,台州市人民政府出台的《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试行)》文件,颁布了个体工商户直接转让、直接转企、跨境迁移、口头申报和简易申报等十条全国领先的商改新政。

四条新政立足革新
  个体工商户从1980年诞生以来,一直处于“低企业一等”的状态,不能转让,场所变更不能超出县域范围。经营网吧、宾馆、棋牌室等的个体工商户在转让时,营业执照、消防检查、许可证和税务发票等全套资料需要重新办理,许多个体工商户怕新证照办不下来,不敢转让。台州新政中“个体工商户营业转让”和“鼓励商事主体转型升级”两条,直接打破商事主体“个转企”等转型升级和个体工商户营业转让只能“一注一开”(即注销后新办)的传统模式,允许直接进行变更登记。尤其是“个体工商户营业转让”,两个身份证便解决一切问题,方便快捷。而新政中的“个体工商户跨登记辖区迁移”,让个体工商户乔迁外县成为可能。
  据了解,新政中的“放宽商事主体经营范围”,只登记一个主营项目,让“一本执照众多经营项目”直接退出历史舞台,也让“超范围经营”成为过去式。比如说开个超市,经营范围仅需“批发零售业务”,简简单单,不需要把“日用品零售”“化妆品零售”“食盐零售”等一一罗列。
  目前,商事登记的“台州模式”日渐显现,一张身份证,填一张表格,执照到手;网上鼠标点点,电子执照到手;两张身份证,个体工商户直接转让;本地办外地执照,本县个体工商户即可外迁他县。

五条新政立足“放宽”
  住所登记一直是登记工作的重点难点。在过去,办营业执照得有“房产证”或者“街道证明”,一个地址只准办一个执照,想办两本执照还要“硬隔离”。许多业主在场所登记上跑断腿。新政实行“商事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申报制度”,设定住所登记负面清单并实行动态管理。负面清单外,填写申报表,免于提交住所材料。新政推行“一照多址”“一址多照”和工位号注册,简单地说,就是一本执照可以加注多个分支机构,一个经营场所可以办多本执照,一些新兴行业创业者拿着“工号位”也能登记注册。
  实行个体工商户简易申报,一个身份证,不要材料,不要一寸照片,签个字执照到手。如果你不想来窗口,可以网上或自助登记,然后领取营业执照。实行个体工商户简易退出机制,连续两个年度未依法报送年度报告、查无下落的,经催告拒不办理的,按简易注销登记程序予以注销。自助申报注销的,一表申报,即时即办。
  新政实行涉企证照“一码通办”,凭着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上自行获取的信息,便可到各部门、各单位、各金融机构办理相关业务,不用出具任何证明。

一条新政立足“管好”
  新政最后一条,“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是为解决新政推行过程中新出现情况而设的兜底政策。新政施行后,台州市商事主体实现了“宽进”大氛围,需要后期“严管”来引导商事主体合法、诚信经营。台州市依托大数据,搭建并完善全市企业信用平台,建立跨部门“双随机”联合检查机制,努力实现对企业“一次抽查、全面体检”,营造公平竞争、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

四个细则同步推行
  随新政十条一起出台的,还有4个配套的实施细则,有了这4个配套细则,“妈妈式服务”到家成为现实。一是构建全程电子化注册登记系统。全面应用“全程电子化登记平台”,实现商事主体登记“面对面”到“键对键”模式的转变。二是推广无纸化营业执照。创新应用电子营业执照,大力推进以电子营业执照为支撑的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方式。三是推行“多证合一、证照联办”登记。梳理原国家工商总局2018年发布的“二十四证合一”和浙江省2017年发布的“十一证合一”目录清单,推出商事登记领域“二十八证合一”。四是实现商事主体登记“就近办理”。台州市试行全市行政区域内的商事主体“全市通办”模式,申请人可就近办理跨区、县的商事主体登记,构建起“多网点、全时空、零距离”登记服务平台。

□李 宝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