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变“旅社”的暖心之举不妨再多点

《中国市场监管报》(2018年08月24日 A4 版)

  近日,一则“医院变成暖心‘旅社’”的视频在网上热传。为了给患者家属提供住宿场所,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已连续九年每晚开放医院大厅,供患者家属打地铺,高峰时段有近200名家属在医院过夜。据医院工作人员介绍,每天傍晚之后,保洁人员会对大厅进行清扫和消毒,随后对住宿家属进行登记。尽管增加了运营成本,但医院认为此举可以让患者及家属受益。(8月13日《北京青年报》)
  住院病人需要家属陪护,一般医院会提供加床服务,在病房、过道、走廊等处额外铺设简易床铺,供患者家属使用。可目前的实际则是医疗资源非常紧张,住院部往往人满为患,有时连患者都没地方住,更别说家属了。而且,对于来自外地的住院患者来讲,一般都有不止一名家属陪护,以便轮流换班值守,可医院能够提供的加床服务有限,这就需要在旅店或居民区租房了,费用无形中增加不少。
  事实上,平时在大医院附近的街道、公园、地下通道等地方,笔者经常能看到部分患者家属露宿的场景。这些主要是来自外地的低收入群体,面对昂贵的医疗费,自然是能省则省,将住宿费节约下来,以备不时之需,对于他们来讲,这是很容易权衡的结果。只是如此一来,不仅会影响到城市环境秩序,容易遭到城管的驱赶,也潜藏着安全风险,并非最佳选择。
  显然,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将大厅开放给患者家属,为其提供打地铺服务,不仅能够满足患者家属的陪护需求,亦能降低其住宿费用,还能提供安全保障,可谓是一举多得的好事,深受患者家属欢迎。而且,此举乃是基于患者角度考虑,在发生突发状况时,能够及时找到患者家属,避免延误治疗,又能替家属解决住宿后顾之忧,从而将精力都放在陪护患者上。
  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这种主动替患者和家属考虑的做法,接地气、讲人性,获得广大民众的认可,可以拉近双方的距离,有助于促进沟通交流,化解医患矛盾,改善医院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医院开放大厅给家属打地铺,需要做好卫生消毒、保洁、安保、降温等准备,必然会增加一些运营成本,不过对于家属来讲获益更大,省钱又省心。总体而言,此举带来的社会效益远超医院收益,乃是损小利而获大益的善举。
  类似医院开放大厅给患者家属打地铺的做法,本质上是企业、单位将自有资源分享给民众,让其获得一定的救助、保障的公益之举。这样的情况,在其他领域也能见到,比如学校体育设施向公众开放使用,沿街店面、单位的厕所对外开放等,耗费并不多,在方便民众的同时,亦体现出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容易获得民众的广泛认同和支持,以提升企业自身的口碑和形象。

□杜学峰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