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实行“十个一律”捍卫朗朗乾坤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被列为2018年传销重点整治城市后,北海市委、市政府对此事高度重视,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出台“十个一律”打传工作措施,严厉打击传销违法犯罪活动,强化涉传刑事、行政案件的查办,把打击传销违法犯罪活动纳入平安北海建设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坚持常打、常防、常控、常治,稳步推进创建无传销社区(村)工作,打击传销取得阶段性成效。
坚持高位推动,出台最严措施。北海市委、市政府对打传工作高度重视,市委书记王乃学指示:传销不死、决不收兵。北海市委常委会多次听取打击传销工作汇报并研究部署相关工作,今年先后制定《北海市2018年严厉打击传销违法犯罪活动第一战役工作方案》和《北海市2018年严厉打击传销违法犯罪活动第二战役工作方案》。市委书记、市长挂帅任总指挥长,市委副书记和其他两名常委任副总指挥长,副市长、市公安局长任指挥长,高位推动打击传销工作。
为有效开展打传攻坚行动,北海市出台“十个一律”最严打传措施。一对到北海参与传销的人员一律抓捕;二对传销人员的聚集点一律实行24小时监控;三对传销人员的银行账户一律冻结;四对编印、销售传销资料的场所、店铺一律查封;五对为传销提供活动场所的一律查处,为传销活动提供交通工具的一律查扣;六对举报传销有功的行为一律奖励;七对涉传较多的小区一律曝光并对负责人一律训诚、扣留、吊销经营资格;八对出租给传销人员居住、使用的房屋一律查封、曝光、停水、停电、停管道燃气,对屋主处罚并对有此类行为的公职人员一律处罚并问责;九对为传销人员通风报信的人员一律依法严惩;十对为传销人员说情的公职人员一律登记备案待查。
压实打传责任,从严追责问责。北海市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将市打传队拆分,由海城区、银海区政法委分别牵头组织成立区打传队,充分调动基层各个部门打传积极性,对北部湾广场等涉传重点场所、“一日游”大巴进行24小时监控和重拳打击治理。同时,全方位开展督察问责,启动对党员干部、公职人员的监督问责机制。市纪委运用大数据系统,追查公职人员、党员在打击传销工作中的违纪违法行为,落实打击传销责任追究制,实行“一票否决”。
加强案件查办,狠抓源头治理。北海市加大对涉传刑事案件的侦办,今年已组织开展3次全市打击传销集中打击清理行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现场督战指挥。市公安机关侦办“4·13”“5·5”“8·8”“9·25”传销专案,抓获一批传销组织头目。市场监管部门加强对涉传行政处罚案件的查办,今年已办结涉传出租屋行政案件420件。
创新打传举措,完善长效机制。北海市加大对涉传出租房屋查处,实行房屋租赁登记备案登记,规范出租屋管理;研发“互联网+防范预警打击传销系统”并投入实战使用,形成多部门一体化多维度打击防范机制;创新推动“党建+平安小区”警务模式,探索形成“业主+党员+物业”群防群治体系,推进创建无传销小区工作;完善举报传销奖励制度,修订《北海市打击传销举报奖励暂行办法》,明确各类举报线索的奖励规定、细则。
开展全面宣传,扩大警示覆盖面。北海市大力开展进小区、进广场、进商场、进单位、进企业、进城乡接合部等打击传销“六进”宣传活动,确保沿街电子屏、小区公告牌、广场阅报栏、集贸市场、金融机构窗口、行政事业单位办公场所等6类场所和固定宣传阵地有“十个一律”及相关打击传销宣传内容。同时,北海市对抓获的涉传人员,发函告知户籍所在地政府、派出所及寄信给其亲属,通过涉传人员的手机把其悔过书以及被抓获的图片群发其家人朋友,防止其发展下线。
今年以来,北海市公安机关立涉传刑事案件377件、破案335件,刑拘813人、逮捕369人、移送审查起诉491人。法院审理涉传案件54件、涉案人员290人、已判刑213人。市场监管部门办结涉传案件597件、罚没款992.83万元。全市共清查涉传房间10507户,查封房屋5594户,教育遣散涉传人员36158人,采集涉传人员信息33460条。全市无传销小区创建率达94.96%。据广西民调中心10月15日公布的2018年第三季度群众安全感调查设区市结果,北海市第三季度群众安全感得分96.81分,居自治区第三。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