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创新“三个三”打赢整治传销攻坚战

《中国市场监管报》(2018年12月20日 A8 版)

  贵州省贵阳市被列为2018年传销重点整治城市后,贵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召开全市动员大会,全力推进全市打击传销工作。贵阳市按照市场监管总局的要求,集中整治重点地区,打击社会危害较大的传销团伙,实现由被动驱赶向主动出击、由静态防控向动态预警、由运动突击向常态长效的转变,探索形成“三个三”工作模式,初步建立“公安为主刑事打击、市场监管为主行政处罚、社区牵头网格教育”的日常监管长效机制。
  贵阳市建立“三个机制”,实现高效化指挥。一是建立“条专块统”领导机制,成立了以市委政法委书记、市政府分管副市长共同担任组长的打击整治传销违法犯罪专项行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在市委政法委,形成“党委、政府领导,政法牵头抓总,工商、公安为主,部门协同联动,社区网格管理,社会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是建立常态化调度机制,建立打击整治传销专项行动指挥调度工作制度,实行“每日一研判、每周一通报、每月一调度”工作机制,针对危害较大、影响较广的大要案件召开专题会议研判调度,确保打击工作“稳、准、狠、快”。三是建立三级预警机制,构建打击整治传销违法犯罪分级预警工作机制,建立“公安机关涉传警情”“工商部门涉传投诉举报及行政处罚”“工商、住建部门涉传出租屋行政处罚”等台账,以此为基础,对涉传重点区域予以“一级预警”“二级预警”“三级预警”,并将预警结果运用到平安区(市、县)、无传销区(市、县)创建工作中。被连续一级预警5次(不含5次)以上的,直接启动综治“一票否决权”制度。
  贵阳市构建“三个平台”,实现科学化决策。一是搭建全市打击传销工作信息平台,将公安、市场监管、住建等部门的数据纳入平台,纵向建立市打传办、区打传办,市直、区直两层两级管理网络,形成“横到边、纵到底”的决策指挥网络。二是搭建涉众型网络经济犯罪预警平台,以市公安局数据指挥中心为依托,深度融合多个部门数据,对曾经参与传销人员的行为轨迹、新成立公司的运行和疑似涉众型经济犯罪的公司进行动态监测预警;创设“人像大数据+传销打防”工作模式,对遣返后又回流的涉传人员发出预警信息;公安机关与市场监管部门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将80条不涉及刑事打击的案件信息移交市场监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三是搭建大数据市场监测监管平台,紧盯以“资本运作”“连锁销售”“区块链”等为幌子的企业,建立线上监测、线下监管的机制。同时,贵阳市通过大数据市场监测监管平台对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法人和名称之间的关联性以及企业的投诉举报进行舆情分析,并筛选网络平台上的数据,将疑似传销企业名单共享至公安、金融办等相关单位,下发至各区(市、县)市场监管部门进行线下实证,实时掌握高危企业的涉传行为。
  贵阳市开展“三个创新”,实现精准化打防。一是创新“以房管人”,针对重点区域强力推进出租屋管控,整合社区居委会、物管公司、住建部门、市场监管部门的力量,建立打击传销联席会议制度,通过“三步工作法”实现“打传销变管房子、管房子变管房主、管房主变管公司”三个转变,运用大数据“智慧门禁”,对涉嫌传销出租屋进行精准识别;对于取证不力、未按规定登记备案的,住建部门综合运用《贵阳市房屋租赁管理办法》进行监管;对于取证完整事实确凿的,市场监管部门按照《禁止传销条例》从严打击;网格员对出租屋开展不定期的“回头看”,做到“楼不漏单元、单元不漏户、每户不漏人、人员不漏项”,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和上报。二是创新“数据共享”精确“制导”。贵阳市将市场监管部门的12315投诉举报、舆情涉传信息、企业注册前置审批等数据与公安机关人口管理、治安信息、情报信息等数据,进行大数据综合分析。同时,依托平安贵阳建设督办平台掌握的80余万个市民电话库,由第三方民意调查公司制定专门的问卷,对涉传重点区域的群众进行电话直访和上门走访,及时收集群众对居住辖区内传销问题的反映和处置意见建议。三是创新“宣传手段”发动群众,大力开展反传销宣传进乡村、进社区、进校园、进集市、进单位、进网络“六进”活动,做到“电视有访谈、电台有声音、报刊有文章、网络有交流、校园有讲座”。
  今年以来,全市市场监管部门共收到经核查确认为传销的投诉举报案件101起,比去年减少了61起;公安机关侦办了云讯通等案件,对大唐天下、贵州齐创享、云汇聚英等传销大案立案侦查。全市捣毁传销窝点4780个,清理房屋3560间,遣返涉传人员1.75万人次,对贵州爱无尚区块链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贵州七福宝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贵州黔亿城商贸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采取从重行政处罚;开展打击传销宣传活动692次,发放宣传资料50万份,通过电子显示屏播放宣传视频124次,发送打击传销宣传短信76486条。

□贵州省贵阳市人民政府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