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踪舆情热点 肃清流传谣言

2018年食品安全热点科学解读媒体沟通会在京举行
《中国市场监管报》(2019年01月10日 A5 版)

  本报讯 1月3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的“2018年食品安全热点科学解读媒体沟通会”在北京举行。
  会上,包括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总顾问陈君石研究员、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教授在内的数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与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等科研院校的食品科技界专家一起,共同解读了2018年的12个食品安全热点。(热点解读详见今日8版)
  据介绍,本次选出的12个舆情热点,是经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及多家主流媒体的提名、筛选与专家复议,从40多个热点中选出的最具代表性的热点,基本上反映了2018年舆情的主要关注点。
  沟通会上,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教授分析指出,对2018年舆情关注12个热点问题的汇集和归纳中,发现一个明显的特点:媒体开始更多关注到,在食品安全“社会共治”这一整体框架下,各方的专业、严谨、公正与自律。如辣条“同品不同标”问题,三文鱼团标问题,江苏消保委“酱油”对比实验的争论以及对“职业打假人”问题的反思等,占到了2018年食品安全热点总数的1/3。
  她进一步分析说,这表明,舆情的关注点正从对某个企业产品的安全与否,延伸到对中国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体系建设中,各方更加透明、协调、严谨、自律的作为,并进而转向对保护消费者与公平对待所有市场主体的探求。由此,对于政府监管、法规建设、社团组织的职能,在“共治”过程中的科学、专业与规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一种进步,也体现出某种成熟。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已连续8年就每年的食品安全热点召开媒体沟通会,整体上延续以往权威、专业及第三方的特征,通过“科技界共识”的方式,就公众所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分析,以科学的建议肃清食品安全谣言。

□石 文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