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新业态 满足新需求
——代表委员热议释放内需潜力促进消费
2018年,消费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到76.2%,连续6年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政府工作报告关于2019年任务的部署要求:“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持续释放内需潜力。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投资的关键作用,稳定国内有效需求,为经济平稳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近年来,我国消费环境持续优化,消费领域呈现出诸多新趋势,农村消费快速增长,技术推动新经济、新业态蓬勃发展,消费升级成为各界关注热点。两会期间,围绕进一步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促进农村消费市场发展以及消费新业态新模式等话题,代表委员们纷纷发表观点感言。
技术推动新消费模式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2019年要推动消费稳定增长,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数据显示,2018年网上零售额突破9万亿元,显示出我国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
全国政协委员、佳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伟指出,新经济模型、新技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令消费模式产生了很大变化,反过来这些新经济、新消费模式又不断反哺新技术的发展。
新技术的发展在改变人们的消费习惯。据饿了么平台显示,2018年仅四川成都一个地方,下单买两根葱的单量就接近2万。阿里巴巴本地生活服务公司副总裁郭力表示:“这种消费便利程度的提升也是消费升级的组成部分,背后的支持是大数据以及更精准的营销技术。”
全国政协委员、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丁元竹认为,移动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将是新一轮技术革命的重要内容,网络平台引领的新零售、新消费的作用会越来越大。借助经济技术变革的契机,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要实现彻底转变,必须通过做强做大国内消费市场,形成更强有力的内部循环。
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商业大学副校长邱立成表示,随着线上线下购物生态越来越多元、服务越来越便利全面,未来,居民消费会向着智能化、体验化、品质化的方向提质升级,创造新消费市场增量。
农村消费市场大有可为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消费”和“农村”两词出现了16次。在移动互联网的加持下,农村消费潜力正加速释放。
阿里巴巴平台数据显示,2018年,农村以23.8%的消费增速,超越了一线和二线城市。2018年天猫“双11”当天,农村淘宝成交额同比增长近100%,订单超4000万笔。农村淘宝在农村覆盖3万个网点,编织起一张普惠美好生活的网络。
来自河南省辉县市张村乡裴寨社区的全国人大代表裴春亮介绍,在太行山农村地区,网购已经成为村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不少家庭办年货都是靠网购。
作为来自基层的政协委员,国网宿州供电公司带电作业班副班长许启金表示,以宿州为例,城市消费方式与以前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村电商进一步发展,现在宿州产的葡萄和梨等水果都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
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永好建议,大力发展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引导优势农业企业参与,推进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培育一批适应消费升级需求的绿色优质农产品;引导企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健康养老等产业;整合新型经营主体和供销、邮政等传统市场资源,带动电子商务、仓储物流产业发展。
企业要靠创新推动消费升级
201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与2017年相比略有放缓。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宁吉喆指出,服务消费支出占比已接近50%,反映出消费结构的升级。我国消费持续扩大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消费转型升级并带动产业转型升级、投资转型升级,乃至整个经济转型升级是大势所趋。
对于消费升级企业应该如何对待,全国政协委员周鸿祎也有自己的思考。他在参加全国政协第二场新闻发布会时说:“如果你通过创新满足用户的需求,做出新的‘黑科技’产品,可能就有巨大的市场机会。你创新出产品,就会卖得很好,会感觉到消费升级。”他表示,如果有人做出新的体验创新,就可能会像苹果公司当年一样,创造新的市场增长。所以企业家要坚持创新,坚持以用户为本,坚持不断用产品来说话、不断催生市场。
“就凭国内消费人口的巨大刚需和人民对生活不断改善的需求,我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周鸿祎说。
改善消费环境至关重要
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10个部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优化供给推动消费平稳增长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方案》。政府工作报告就推动消费稳定增长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要求,其中一项就是“依法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行为,让违法者付出付不起的代价”。
在2019年全国两会第二场“部长通道”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张茅就打击假冒伪劣和商事制度改革等问题表示,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是市场监管部门的职责。今年将抓住重点领域,特别是食品、药品以及儿童、老年人用品等,依法严格监管和实行最严厉的惩罚;加强企业自律和社会共治,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张茅说,假冒伪劣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要经过不懈努力、打持久战,逐步减少假冒伪劣,做到“天下少假”,让消费者少一分担心,多一分放心。
多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表示,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要加大对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行为的打击力度,让群众能够放心消费、便利消费。
全国人大代表、中粮集团总裁于旭波表示,要加大对农村市场的监管力度,依法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行为,绝不能让假冒伪劣商品、特别是假冒伪劣的“山寨食品”坑害消费者。
□本报记者 李 春